在美家有豪宅,威風(fēng)八面,真可光宗耀袓。懷著這個心態(tài),1991年我們在巴市(Pasadena)買下了一所豪宅。該宅占地3萬呎,屋內(nèi)面積6000呎,如包閣樓及地下室足有8000呎。是一所典型的殖民地式的古老大屋,在一片綠草山丘上,威風(fēng)凜凜,甚有氣派。因外墻全油白色,故友人稱該豪宅為“白宮”。 我一家四口在那里住了12年。兒女早已成長,大學(xué)畢業(yè),有工作及搬出,故兩年前將“白宮”賣掉,搬到蒙市(Monterey Park)。今將我曾住豪宅的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豪宅有兩層,樓下有客廳,正規(guī)飯廳,早餐廳,圖書室,兩工人房間,兩洗手間,廚房,洗衣房及儲物室等。樓上有家庭室,三大套房及客房一間。我夫婦住一間套房,小女小兒各一間。問題來了﹗因為是套房,故小女及小兒各自有自己的天下,除了睡床,各人擺滿了自家電視機(jī),計算機(jī),電話(那時手機(jī)尚未流行)、書桌等等。在家的時候,兩小孩各自埋藏在自己的套房里,做功課,看電視,玩計算機(jī),與友通電話一切都在自己套房理。又因套房有自家?guī)瑳_涼,大小二便也不用離開自己的套房一步。故平時甚少與父母溝通、問功課。姊弟兩人亦甚少交談。如此的生活簡直是與世隔絕,自成自我的世界。 一次在友人家中作客,屋不大,房間亦小,但見到他們的布局卻享盡天倫之樂。何也為很簡單,他在家庭室中間放上四部計算機(jī),成十字形,一家四人,每人一部。平時大家用計算機(jī),上網(wǎng),玩電機(jī),有說有笑,有討論,有研究,有問功課,亦間有打罵聲。其樂融融﹗住豪宅倒沒有這個感受﹗因豪宅房間大,各人把自己計算機(jī)放在自房中,沒有機(jī)會與家人接觸。 未搬進(jìn)豪宅時,倆子女在舊屋亦各人一房,但屋小,房小,就在主人房兩邊,我們隨時可以與子女交談,互動。子女的一舉一動,做父母的都了如指掌。子女如有問題,病痛或?qū)W校事件,我們都可警惕到。做父母的覺得子女在保護(hù)范圍內(nèi),有安全感。住豪宅,套房各在一邊,與子女距離大,且一旦進(jìn)了他們的套房,關(guān)起門來,不容易察聽到聲音或動靜,沒有如小房屋子女在左右的安全感。住豪宅的確能給自己滿足感,成就感。尤其是有親戚友人到訪,更覺得“高人”一等,引以自豪。但當(dāng)遇上一些有自卑的親朋戚友,到訪后,他們覺得“高攀不上”,便漸漸地拒絕與我們來往。 正因如此,我們失去了一些兒時的朋友。奈何!在未搬入豪宅時,我們時常在酒樓請客,如新春春宴,圣誕派對,火雞節(jié)等。邀請自己的伙伴或有生意來往的朋友同歡。大家興高采烈不亦樂乎﹗自搬入豪宅,地方好,后院大,有游泳池,便來個夏威夷之夜,或燒烤活動。那知弄巧成拙,當(dāng)朋友看見你的豪宅,以為你家財萬貫,妒忌心起,也不再繼續(xù)支持你的王國或介紹生意給你了﹗ 這是我住豪宅的經(jīng)驗!你說好住嗎?我說不見得,F(xiàn)在我與太太二人住在一間3000呎的房子也很舒服。雖然子女已搬出,可是我們見面交談的時間還多啦。(來源:美國《星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