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才女崛起日本金融界
--記日亞證券總裁吳文繡 華聲報訊:日本亞洲證券公司總裁吳文繡,在亞洲第一的日本金融大市場掀起震蕩,改寫了日本東京金融股票市場中無女性經(jīng)營者的歷史。 據(jù)亞洲周刊報道,在短短兩年里,吳文繡執(zhí)掌的日本亞洲證券公司連續(xù)兼并或收購5家日本中型證券公司,其中包括日本百年老字號——金萬證券及丸金證券,均為具有東京證券交易所會員權的一類信用金融公司。去年9月,公司又成功控股了在沖繩縣股票買賣交易額最高的沖強證券公司。今年3月,公司完成了對大華證券的全部收購工作,并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董事級大股東。 吳文繡在日本證券界刮起一股“旋風”,亦改寫了東京證券交易所123年中無“女掌舵”的歷史。 吳文繡把自信視為受益無窮的“無形資產(chǎn)”,并坦言這個無形資產(chǎn)受惠于父母的教誨、中華文化的薰陶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歷練。吳生于臺灣,求學于寶島和香港,赴日本學日語,任職香港也輾轉(zhuǎn)中國大陸,再“殺回”日本創(chuàng)業(yè)。吳文繡的人生軌跡,自始至終不斷吸納大中華及國際間不同的文化營養(yǎng)。 吳文繡還善用“攻心為上”的中國策略,用中華文化的親和力爭取公司員工的信任和服從。 在與記者談到用巨資吸納日本證券公司會不會帶來更多的包袱或危險時,吳文繡說,“要用中華文化的優(yōu)勢去挖掘扶持日本證券界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 吳文繡還打算把公司業(yè)務從單一證券交易擴展到投信、保險以及其他金融“貼身”服務上來,業(yè)務范圍也要從日本擴大到亞洲大中華圈。 吳文繡向亞洲周刊透露這些志向時,臉上仍然洋溢著自信的微笑,期待創(chuàng)造新的傳奇。 吳文繡出生于1963年,1986年畢業(yè)于臺灣的最高學府--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父親祖籍上海,母親祖籍臺灣。平時吳文繡與父親用普通話、與母親及祖母用閩南語、和香港朋友用廣東話、和菲律賓籍傭人則使用英語交流,從小就受到多種文化的熏陶。 1997年,吳文繡從日本來到香港創(chuàng)業(yè),4年后吳文繡被委以重任,坐上日亞證券總裁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