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翔:孤寂的畫家遲來的桂冠


趙春翔繪畫作品

趙春翔1977年紐約皇后美術畫展上留影。
牢牢的我,舉起畫筆,是有著無限的飛舞的自我愉快之感,我并不是神智混沌,像醉癡人一樣,相反的,正是我的神智最深遠的境界;我像逃脫了什么枷鎖捆綁似的愉快,我很慶幸在這生命旅程的間歇里,有這樣的快樂享受。——趙春翔 最近,一場獨具風格的,既充滿著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色彩,又洋溢著西方現代藝術精神的繪畫展在巴黎揭幕,這就是由香港藝倡畫廊主辦的“德沛宇宙:趙春翔繪畫作品展”。展覽自6月2日在巴黎Galerie Adler畫廊隆重開幕以來,轟動了巴黎文化界。連日來,前來參觀的法國觀眾絡繹不絕,他們紛紛表示為展覽所表現出的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藝術之間的成功結合所震撼,贊不絕口。前來參觀并為展覽所深深吸引住的觀眾還包括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先生。這場展覽使法國觀眾認識了一位生前寂寞而又成就斐然的華人藝術家,認識了一種將中華傳統與西方現代藝術精神成功結合起來的繪畫藝術形式,同時,也認識了一個成功地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國際藝壇的畫廊和它的主人。 趙春翔先生1910年生于河南,先后在河南和杭州藝術院校學習深造,1951年執(zhí)教臺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56年獲西班牙政府獎學金赴馬德里進修,并成為西班牙皇家美術協會會員。隨著藝術聲名的與日俱增,對中國傳統文化懷著深厚感情的趙先生立下了將古老的中華傳統繪畫藝術與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結合起來的宏大志向,決心努力探索出一種充分體現這種結合的繪畫藝術形式。為此,他毅然離妻別子,于1958年只身奔赴紐約,過起了十分清貧孤寂的自我放逐生活。經過十年面壁,冥思苦想,勤學苦練,終于獨辟蹊徑,卓然成家,以西方抽象表現主義手法創(chuàng)作中國水墨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1989年趙春翔移居臺灣,后又曾移居四川成都,1991年12月在臺灣去世,享年81歲。 趙春翔曾與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畫家一樣同為國畫大師林風眠的高足。后來,在法國的趙無極、朱德群和在中國的吳冠中都已享有盛名,惟有趙春翔在自己所選擇的藝術探索園地里默默耕耘,歷盡曲折艱辛,忍受著清貧和孤寂。待到他終身藝術追求所產生的獨特價值為世人所認識,以至在國際藝壇上聲名鵲起,被公認為中國現代繪畫大師時,他卻已走完了自己的生命之旅。有人將趙春翔的人生和命運比作梵高,生前獻身藝術,絕緣世俗,默默無聞,其人生價值卻能在去世之后大放異彩。 此次展覽分為“早期作品”、“抽象藝術”、“同心圓――符號”、“墨韻――彩”、“空間的實驗與探索”5個區(qū),共展出趙春翔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繪畫精品80余幀,題材包括竹林、鳥、魚、陰陽符號,以及運用西方拼貼手法的抽象作品。展出作品色彩紛呈,具有很強的視角沖擊力,充分表現了畫家獨特的藝術追求,展示出其藝術探索的軌跡。這些作品將東方的哲理思想與西方文化的活力奔放融為一體,借助于花鳥蟲魚、墨竹等傳統題材,運用中國水墨畫潑墨技法,結合歐美繪畫立體、抽象表現、硬邊等表現手法,通過生動豐富的形象表現出中國傳統哲學中仁愛、均衡、相對、天人合一等思想內涵。作品中既可以看到潑墨、點染、滴線等傳統中國繪畫技巧的運用,又存在鮮艷的熒光色、充滿現代感的幾何圖形以及新型亞克力材料等從來不曾在水墨畫中出現過的元素,甚至還加上了陰陽、八卦等符號,這些在趙春翔的作品中以一種奇妙的狀態(tài)共存,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有效地擴大了觀眾的視野和想象空間。 法國觀眾在欣賞這一高水平、高品味繪畫展的同時,也充分注意到這一展覽的舉辦者——香港藝倡畫廊以及它的創(chuàng)辦人金董建平女士。由金董建平女士于l981年在香港創(chuàng)辦的藝倡畫廊,是香港第一間專業(yè)畫廊。畫廊成立以來,積極推介海外華裔著名畫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法國的趙無極、朱德群、賀慕群,美國的趙春翔、丁雄泉、費明杰、莊喆,意大利的蕭勤,香港的呂壽琨和臺灣的楚戈等。通過董女士的努力,許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逐漸為世界所認識,進入了香港和國際藝術市場。近十多年來,畫廊還為大陸的一些知名畫家舉辦畫展,把他們的畫作推介到海外。20多年來,在金董建平女士及其同仁的積極努力下,藝倡畫廊共為海外、大陸、香港和臺灣的中國藝術家組織了100多個畫展,在將現代中國繪畫推向世界的同時,畫廊本身也以其所具有的誠信品質和高素質在國際藝術界建立起良好的聲譽,海內外畫家和文化界人士都對金董建平女士為推動國際華人藝術事業(yè)所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由衷的敬意。 自1985年在香港為趙春翔舉行首次繪畫展以來,藝倡畫廊一直致力于向世界各地推介趙春翔的作品,先后舉辦了多項展覽與研討會。此次“德沛宇宙:趙春翔繪畫作品展”從臺北、香港、上海、北京,一直辦到巴黎,下一步還準備辦到紐約、柏林等地。采訪中金董建平女士告訴記者,趙春翔生前曾對她說過,他一定要“把中國的水墨畫放到西方的現代畫中”;今天,如果知道自己的畫已在法國巴黎展出并且受到西方觀眾的歡迎,九泉之下的趙先生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來源:《歐洲時報》 記者曉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