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以為戒也
《詩》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敝袊擞兴^“投桃報李”者是也。這樣的相投互報,為的是什么?《詩》又說:“匪報也”。意思是“非為圖報”,只在于“永以為好也”。 對于《詩》“永以為好也”這句話,賭氣地說一句,我已完全失去信心。中國的領(lǐng)導(dǎo)人訪問日本,小泉投的既非木瓜,更不是瓊琚,卻是撩起中國人民深仇大恨的幾具甲級戰(zhàn)犯的幽靈。我們應(yīng)該報之以什么呢?別的東西欠奉,惟“皇帝”一個而已,那是佛蘭西皇帝(費事傾)。此舉,確實“匪為報也”,只是“永以為戒也”。教我們永遠警惕。 日外相認為中國無“禮”。禮是對等的,不要說“木瓜”與“瓊琚”,但起碼也要“木瓜”對“木瓜”。隋侯白《啟顏錄》記晏子使楚事。楚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要晏子從小門入,目的在于羞辱對方。 晏子說:“使狗國,狗門入!闭f得不卑不亢。哪個國家是“狗國”?盡在不言中矣。楚王又想奚落晏子,問:“齊無人耶?”晏子先表示齊國人才濟濟,不過各有分工,他說:“齊使賢者使賢王,不肖者使不肖王。嬰(晏子)不肖,故使王耳!背仁ФY于人,又豈能要求人家以禮待之呢? “臨時有要事返國”,用這個借口本來已給小泉一個下臺階,但日外相咄咄逼人要中方道歉。事實上有很多遺憾的歉事要說出來,不吐不快。北京的孔泉都道了出來,他說:“日本領(lǐng)導(dǎo)人忘記了日本軍國主義,在他們的鐵蹄軍刀和子彈下,有多少人,多少個家庭死亡破碎!痹趨莾x訪問期間,日本接二連三發(fā)表不利兩國關(guān)系的言論,這算不算“歉”呢?“使銅銀夾聲大”,此之謂也。(來源:《澳門日報》 作者:冬春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