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新加坡當局宣布新措施,不再發(fā)出工作準正給資歷不足的陪讀媽媽;到新加坡還不到一年的陪讀媽媽,也不可從事任何工作。當局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引起不少陪讀媽媽的震驚和擔憂。 陪讀媽媽一族在新加坡的人數(shù)有多少?近日官方第一次公布的數(shù)字是6800人,其中有三分之二來自中國,持有工作準證者還不到1000人,有40人因違法被捕送回國了。這就意味著相當于有5000個陪讀媽媽沒有工作準證,但她們是否不工作而呆在組屋里呢?那是不可能的。除少數(shù)有錢一族,沒有工作準證的陪讀媽媽,為生活只好窮則變,變則通。不工作,沒有收入,孩子的學費、教育基金、房租,吃飯,交通等怎么辦? 無論有準證工作還是沒有準證工作,以6800戶人家,若以每家每月開支約1500元來計算,一年的消費就是1.2億元了。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社會貢獻吧。 陪讀媽媽的生活開支,平均每月是1200元至1500元。主要開支是房租和教育費。小學每月90元,中學每月145元,每二年要交1000元教育基金。陪讀媽媽每半年要辦停留簽證,費用是60元,還得保留一筆擔保金在移民廳。目前新來的陪讀媽媽免擔保金了,但保人還是需要的。新加坡人作保人,每年服務(wù)費300元。 解決陪讀媽媽的問題,我認為新中兩地有必要作好溝通,如一年內(nèi)不可以工作的新措施出爐,正想前來新加坡的陪讀媽媽是否知情?陪讀媽媽帶孩子出國受教育,經(jīng)濟條件如何,中國方面也應先做審查才對。 我建議,當局適當調(diào)整目前的措施,對于一些有文化素質(zhì),有專業(yè)工作經(jīng)驗的陪讀媽媽,經(jīng)考核鑒定,給子工作準證,讓她們有個謀生的機會,合法地工作。(來源: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作者:蔡建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