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溫哥華中山公園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華埠的中山公園是五百年以來,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在中國境外興建的蘇州特色花園。該公園建成于1986年4月。建設中山公園的設想最初是由一班熱衷于中國文化藝術的人士提出的,后來在加國三級政府,卑詩省督林思齊博士,中國政府及一些熱心人士的捐助下,由中國政府派出專人到溫哥華,負責興建中山公園的工程。工程歷時一年,整體布局皆模仿蘇州古典花園的設計。 中山公園牌匾上的“中山公園”四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宋慶齡親筆所題。園內(nèi)很多擺設都是從中國運來的。形狀獨特的太湖石,專從中國太湖運來,園內(nèi)建筑物所采用的各種木材,所栽種的梅花、竹、樹等植物,也是從中國運來的。整個花園運用道家陰陽平衡,光陰相對的哲理來設計,園內(nèi)粗幼石卵鋪成的天階,黑白對照的磚瓦及白墻,其中都可領悟道家的哲理。 華楓堂是接見客人的廳堂,它用了三種不同的木材建造,其中的樟木還散發(fā)出芬芳香氣,整座大廈的建筑方法,雖是用木材嵌筍,但看上去猶如使用鐵釘興建般堅固。如你細心觀察,還會發(fā)現(xiàn)門上的“手環(huán)”形狀如蝙蝠,這是取其諧音,即是“!钡降囊馑。 “華楓堂”的名字,明顯是指中華和楓葉國加拿大。在華楓堂門外,種了一棵中國的白果樹和代表加拿大的楓樹,這象征中加兩國的友誼長存。 很多花園都有小橋流水,但中山公園內(nèi)的溪池有所不同,池水呈綠色,似乎深不可測。其實池水只有三尺深,是工程師用了一種綠色的瓦板鋪砌河底,所以池水折射出翠綠的顏色。它的妙處就是視覺上增加了池水的深度,給人一種神秘感,為庭園添加一層翠綠感,另外又可以保護池中的魚免受飛鳥的啄食。 花園內(nèi)還有一邊有條復廊,特色就是增加趣味性,不會讓游客覺得單調。復廊及整座庭園的外墻上都有花窗,作用除了點綴庭園外,更有助空氣流通。 園內(nèi)的水村是乘涼的地方,一邊圓形的拱門是古人用來代表天的含義,另一邊的正方形門花則是代表地,從遠處看,整個水榭的設計清新優(yōu)美。 四宜書室是學者修讀的好地方,窗外分別種植了松、竹、梅,號稱“歲寒三友”,其含意是代表堅貞、正直與友愛。此外,園內(nèi)還裝飾有蘇州制造的花燈,在花燈的映襯下整個公園愈發(fā)顯得古色古香。 。ㄕ浴稄V東僑報》1993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