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學社在芝加哥召開首屆國際學術大會
華聲報訊:據(jù)中新社消息,經過歷時半年的籌備,美華學社首屆國際學術大會4月23日到24日在芝加哥西南郊假日大酒店隆重舉行。 這次大會以“在美國當教授與促進中美科教合作”為主題,旨在通過交流與討論,使更多的旅美學者在事業(yè)上取得更大成就,并運用自己的才智架起中美科教合作的橋梁。來自美國各地和中國的專家、學者、教授近200人出席了大會。 中國駐芝加哥副總領事唐英代表總領館和總領事徐盡忠向大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大會介紹了中國經濟、科技和教育發(fā)展的狀況。唐英說,海外留學人員是中國的寶貴財富,目前在美留學人員達20萬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就有兩萬多人。我們真誠地為大家提供服務,歡迎大家通過各種方式回國和為國服務,推動祖國教育與科技的迅速發(fā)展。 美華學社會長金觀源在開幕詞中說,美華學社的多數(shù)會員是早年在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然后又到美國深造后留在美國工作的華人華僑學者。他們既有對華夏文化與傳統(tǒng)的深刻了解,對中國改革開放與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密切關注和熱情,又在美國掌握了世界一流的各種科技知識與技能。這種獨特的生活與教育背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特殊使命,即應該對美中兩國的科教、經濟、文化以至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有31篇論文在為期兩天的大會上被宣讀。除了在美科學家和各領域專家外,專程從國內飛來的中科院計算機所副所長徐志偉、中科院復雜系統(tǒng)與智能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上海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嚴燕來等也分別就國內科技、教育領域的機會與挑戰(zhàn),中美科技合作的經驗與體會等議題發(fā)表了演講。 由金觀源、李士江、劉國奎等一批華人專家、教授發(fā)起組織的美華學社成立于2003年5月,其宗旨是維護華人在美專家、教授的權益,為美國社會及中美合作不斷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