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 | 新聞中心 | 華僑華人 | 中國僑界 | 投資創(chuàng)業(yè) | 留學生 | 華文教育 | 中華文化 | 人物聚焦 | 華僑農場
首頁>>華僑華人


加拿大九旬華人要政府退還人頭稅


2004年4月1日 8:13

    
    華聲報訊:據新華社報道,查理·康(音譯)已經97歲,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也已80多年。在這本應安享天年的年紀,他卻將加拿大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政府為向他征收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人頭稅”道歉,并退還當年所付的500加元稅款和利息。現在,這筆錢約合1.5萬加元。
    
    “人頭稅”只對中國人
    
    1922年,年僅15歲的查理·康在一位已經移民的叔叔幫助下,從中國南方來到加拿大。
    
    按照當時加拿大政府的規(guī)定,從中國來的移民都必須支付50至500加元不等的“人頭稅”。1885年至1923年間,約有8.1萬人支付了這一稅款,給加拿大政府帶來了2300萬加元收入。
    
    查理·康回憶說:“當我來到這里時,只有中國人要付稅。其它人不需要。這不公平!
    
    來到加拿大后,查理·康先在薩斯喀徹溫堡叔叔的餐館里干了近4年,后來他搬到了西海岸的溫哥華,開了兩家雜貨店,成家立業(yè)。
    
    聯合國批評加拿大
    
    康說,他不后悔來到加拿大,因為他在這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怎么也忘不了在入境時遭受的侮辱性的體檢和人們的偏見。
    
    這就是為什么在事隔這么多年后他還要向加拿大政府討還公道。“四五十年前,我就想要回(那500加元),但根本沒人幫我。如果我現在再不說出來,就沒有人可以說這件事了。”
    
    康的朋友,82歲的吉姆·王(音譯)說:“這是一個想把‘黃禍’擋在加拿大境外的政策!蓖醯母赣H和叔父在交納了“人頭稅”后來到加拿大,參與了修建連接加拿大東西部的大鐵路?苛诉@條大動脈,初生的加拿大為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在康提出訴訟前一周,聯合國剛剛頒布一份報告草案。報告呼吁加拿大政府對支付了“人頭稅”的華人移民和在1970年被趕出新斯科舍省的黑人進行補償。
    
    報告的作者曾在2003年9月花了10天時間走訪了有關組織和個人,對他們遭受的種族歧視和排擠進行調查。雖然這份聯合國報告對加拿大政府沒有約束力,但對康的訴訟卻是一個有力支持。
    
    加政府不給賠償金
    
    加拿大多元文化和婦女地位國務部長奧古斯丁承認,征收“人頭稅”的政策的確有種族歧視因素在內。不過,他認為,政府應該將資源用于教育和促進加拿大多元文化發(fā)展上,而不是用金錢來賠償那些過去曾受到不公對待的個人。
    
    “我們希望向前看。我們要讓所有加拿大人都了解華裔族群的故事,”奧古斯丁說,“我們要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保證將來的人知道過去都發(fā)生過什么,不讓悲劇重演!
    
    奧古斯丁還說,如果要政府道歉,提出要求的個人必須放棄現在和將來尋求經濟賠償的要求,因為法庭會認定道歉本身就是承認責任的表現。
    
    華裔加拿大人全國委員會目前代表支付過“人頭稅”的移民的4000名后人向政府提出了賠償要求,該委員會還指責政府故意拖延時間,直至年事已高的當事人一個個離開人世。
    
    與政府不同,華人加拿大人全國委員會雖然也面向未來,但卻是以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為本!拔覀兌际球湴恋募幽么笕,結束這段歷史將使加拿大更美好、更強大。況且這么做也可以表明,政府從種族歧視中受益是不合適的!痹撐瘑T會主席陳思周(音譯)說。
    



· 美國南加州華人聯合會支持美中交流議案
· 肯定華社貢獻 馬雪華堂建筑物列國家文物遺產
· 華裔科學家研過濾技術令閉路電視解象更清晰
· 斗轉星移 通用汽車搶攻美華裔市場
· 菲律賓一華婦在家中慘遭劫殺
· 紐約華裔市議員反對商家必標英文店名法案
· 紐約春卷蛋奶汁街坊會展中猶文化差異和融合
· 新西蘭槍匪挾華裔三口之家與警展開追逐戰(zhàn)
· 旅美中國小留學生很困難 送孩子留學要三思
· 人民幣升值誰是贏家?海外華人乘機歸國買房
· 平常心看留澳中國學生同居:攜手走過留學艱苦歲月
· 波蘭華人每年貢獻千萬美元稅收
· 外逃“女巨貪”楊秀珠荷蘭落網
· “女招待”不再是代名詞 高學歷歐洲華人婦女進社會主流
· 美擬限中國等國學生學者使用科學儀器
· 留日學生素質堪憂影響海外華人聲譽
· 第三屆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
·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
· 海外華僑華人支持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
· 華裔從政之路
· 海外華人新社團
· 海外華裔科學家最新成果
· 海外華人文學藝術家新作品
· 世界華人聚會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