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14年前,我在新加坡參加第一屆世界華商大會,當時只有幾百人,今天面對的是幾千人的大場面。華商的發(fā)展和變化讓我感觸很深!闭跐h城出席第八屆世界華商大會的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香港新華集團總裁蔡冠深對新華社記者說。 他感到,這一變化首先體現在“華商”國際地位的提高上。 “1968年,我在加拿大溫哥華設立分公司,開始了與海外華商的廣泛接觸。那時候,海外華商大都只經營兩種行當,要么開洗衣店,要么開餐館。他們普遍受到歧視,很難融入主流社會。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華商地位明顯提高,華商的經濟能量開始受到關注,人們開始以‘華商'為榮。這是舉辦世界華商大會的重要時代背景! 蔡冠深表示,只有兩萬名華商、華商經濟實力尚嫌薄弱的韓國主辦本屆世界華商大會,韓國政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給予大力支持,這充分體現了韓國政府對華商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中國經濟未來發(fā)展的堅定信心。 蔡冠深說,與此同時,“華商”的定義也起了變化。 “過去提到‘華商’,想到的是在海外經商的華僑華人。這些年來,大量國有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崛起并走向世界,活躍在世界經濟舞臺,他們理所當然地成為華商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說,翻開本屆世界華商大會名冊,中國內地國企、民營企業(yè)家占很大比例,而且來自全國各地!斑^去,是我們港澳臺和海外的企業(yè)家進入內地投資,現在,內地的國企和民企壯大了,他們要走出去了,這是不得了的改變,令人振奮!” 這位早已走向世界舞臺,在海產、金融、地產、高科技、傳媒等領域卓有建樹的著名企業(yè)家,如此看待世界華商大會的意義:“這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平臺,她的功能是‘引進來,走出去’。海外華商可以從這個平臺進入中國內地﹔中國內地企業(yè)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結識全球華商,匯入世界經濟大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