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爺爺倫敦賣煎餅火爆華人圈 想吃要上網(wǎng)排號(2)
倫敦的中國人都知道“煎餅爺爺”
華為公司在英國的分公司的員工也知道了我攤煎餅?子這個事兒。有一次給我打電話,說想買煎餅?子。我問他,你們在哪兒?他告訴我區(qū)號、地址,我一看離倫敦不算遠(yuǎn),我說可以,你們要幾套?他說,要300套。我說哎喲,這個不行,我這一天只能做幾十套,得一套一套攤吶。他又說,我們這里員工有好幾百人,光中國員工就有三百多人,我們想作為午餐或者晚餐,不能說這個人吃了,那個人沒吃到吧。我說,這樣吧,我可著勁兒做,看能做多少,做完后趕緊給你們送過去。他說行。
第二天,我暫時停掉了學(xué)生們的訂單,從早上8點一直干到下午兩點多,攤了七十多套。還得留下路上的時間,他們安排到晚餐了,我就得3點出發(fā),開著車給他們送過去。送去以后他們都挺高興。我說,我只有這么大能力了。
自從“華為”訂了我的煎餅?子,不光留學(xué)生圈子知道了我,像各大銀行的英國分行等中資企業(yè)也都知道有我這么個人了。還有人等不及我送,直接跑我這兒來自己拿走。
后來呢,我一想光做這個煎餅?子不行啊,天津人都愛吃鍋巴菜,這我也會做,就是用綠豆面攤煎餅,更簡單了。我就增加了鍋巴菜。有人問我,什么叫鍋巴菜?我說,是天津四大早點之一——老豆腐、鍋巴菜、豆?jié){、云吞。外地人不懂,但天津人一聽鍋巴菜,都搶著要。再后來呢,我又增加了豆腐腦,這個中國人都知道,沒有地域限制了。我買那種一次性餐盒,做完豆腐腦、鍋巴菜,鹵子一盒、鍋巴或者豆腐腦一盒,分開盛好,放好調(diào)料,就是一份。
在劍橋、曼城、伯明翰留學(xué)的學(xué)生,在網(wǎng)上看到我賣煎餅?子,就留言說,倫敦的學(xué)生真幸福,我們吃不到啊!我說,別急,冬天就能吃到了。怎么呢?因為冬天我就開始郵寄,我在網(wǎng)上發(fā)消息,郵寄煎餅?子,兩鎊錢,郵費另付,寄到你手里以后,你把錢打到我的銀行賬戶就行。其實就是幾鎊錢的事兒。做完了我先晾涼了,密封好,交給郵局,當(dāng)天就收到了。收到以后放在微波爐里打半分鐘,或者最好是在平底鍋里煎一下,就跟剛攤出來的一樣。
這幾年,我也總說出去玩玩啊,轉(zhuǎn)轉(zhuǎn)啊,但是沒工夫,這事兒天天忙不完。倒是倫敦六個區(qū)都跑遍了,不認(rèn)識英文,但那些路背也背下來了。
后來倫敦也有賣煎餅?子的了,但他不知道要用綠豆面。等媒體登了我的消息,網(wǎng)上也傳開了,他們也都知道應(yīng)該用綠豆面了,但又嫌貴,那一袋5鎊錢啊。我呢,只收本錢,因為我不是為了賺錢,我是為了給中國留學(xué)生和在英國的中國人,特別是咱天津人解饞,讓他們吃到天津的風(fēng)味兒。
賣煎餅?子并不是為了賺錢
倫敦當(dāng)?shù)匾患覉蠹埖橇艘粭l消息,說工商部門懷疑我偷稅漏稅,一邊拿著國家福利,一邊做生意。可實際上,我在做這件事之前申請了一個公司,我想做點兒什么,但一直沒做。在英國,你只要申請了公司,什么都可以做,如果盈利一定要合法納稅,沒盈利就不用納稅。
稅務(wù)局來了,人家就從你的個人賬戶上看。你的賬戶進多少錢,出多少錢,都可以很明白地查出來。比如說你平時的養(yǎng)老金一個月一千多鎊,現(xiàn)在突然增加到兩三千,那你這個錢是哪來的?那就能看出來了。你的生意做大了,掙著錢了,稅務(wù)部門就根據(jù)你這收入,相應(yīng)減少你的養(yǎng)老金。
我每天差不多送25套,兩鎊一套,除去成本,有點兒盈利,一共也就是7鎊左右。所以你想,我就這樣賣煎餅,想多掙錢也不容易,但是如果掙得多呢,還要減少我的養(yǎng)老金。何必呢?
那么我的那點兒盈利干什么了?就是咱也受英國人影響,做公益。英國的流浪漢挺多,各個火車站、地鐵站、馬路邊,都有流浪漢。有的拉小提琴,眼前放個琴盒,賣藝。我呢,就每次多攤出兩套煎餅?子來,因為經(jīng)常送外賣,就知道哪個地段兒有流浪漢,如果走到那兒正好是中午,我就給流浪漢留一盒,告訴他,china lunch!中國午餐。后來倫敦電影學(xué)院的學(xué)生跟拍我,問那個流浪漢好吃嗎,他說,太好了!我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中國的午餐真好吃!
我每周六、周日不送貨,因為地鐵、火車常在這個時間段檢修,不知道哪兒就停了。所以那兩天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我在家專門接待中國人。很多留學(xué)生提前在網(wǎng)上跟我約,曲大爺,能不能吃到炒菜?我說,行啊。有時候就準(zhǔn)備些醬牛肉、素什錦,再炒幾個菜,給他們蒸米飯。吃飽喝足了,再攤煎餅?子,讓他們帶回去吃。這個呢,我也是最低收費,收點兒成本錢,有時候也是免費的。
有時候煎餅?子送到留學(xué)生手里,他會掏出10鎊,說您那么大年紀(jì)親自給送來,謝謝您,給您小費。我說我不要小費。我也不想賺錢,就是為了讓留學(xué)生們嘗到家鄉(xiāng)的東西,吃到家鄉(xiāng)的風(fēng)味兒。也不是說什么高大上的,他們學(xué)完以后還得回來為建設(shè)咱們國家出力,我這點兒付出不算嘛!(何玉新 姜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