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花式”交流:“我的曲子”演繹“你的故事”(2)
中西故事相結合 戲劇也玩“混搭風”
同樣是為紀念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和中國明朝戲劇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別出心裁,排練了一部穿越題材話劇《寇流蘭與杜麗娘》,并搬上歐洲多國舞臺。以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底蘊,讓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經(jīng)典珠聯(lián)璧合,在中國當代舞臺上以女子越劇的方式加以詮釋。
寇流蘭是是莎士比亞晚年撰寫的一部羅馬歷史悲劇《科利奧蘭納斯》的主角,講述了羅馬共和國的英雄——被稱為“寇流蘭”的馬歇斯,因性格多疑、脾氣暴躁,得罪了公眾而被逐出羅馬的悲劇?! ?/p>

杜麗娘則是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女主角,該故事描述了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的愛情。它與湯顯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稱為“臨川四夢”。
應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院誠邀,《寇流蘭與杜麗娘》7月23日在倫敦孔雀劇院舉行全球首演,之后將赴法國巴黎和德國法蘭克福巡演。與此同時,“小百花”還將聯(lián)合《歐洲時報》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杜賽爾多夫舉行首屆中國越劇電影海外巡展暨“小生這廂有禮”茅威濤經(jīng)典越劇片段現(xiàn)場表演。
傳播效果如何?僑胞和當?shù)厝她R聲點贊
不同版本的演繹及混搭能否適應歐洲人的口味?觀眾的反響如何?
對于海外觀眾對《雷雨》反響,其歌劇劇本和音樂創(chuàng)作者莫凡說他有些擔心西方觀眾能否喜歡劇里的音樂,能否理解東方人的情感。但是莫凡也表示,曹禺作為一代大師,話劇《雷雨》經(jīng)久不衰,改編成歌劇后更有歌唱性和詩性的發(fā)揮。劇本表現(xiàn)的人性的東西是世界上共通的,但同時又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而曹禺的原著《雷雨》本身受到西方文化包括莎士比亞作品的影響,莫凡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雷雨》里面表現(xiàn)的情感糾葛、人物關系等可以在西方的作品里找到影子,屬于“心理劇”,是西方觀眾可以接受的范疇。
果然如莫凡先生所料,歌劇版的《雷雨》在英國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應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邀請,英國貿易投資署中國專員富蘭克林、英國標準人壽主席格里姆斯通、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副校長鮑威爾、《經(jīng)濟學家》中國編輯邁爾斯、大英博物館亞洲部部長波特等英國政、商、教育、新聞、文化等各界代表觀看了首演。演出結束后,嘉賓們和現(xiàn)場觀眾都非常激動,熱情地鼓掌、歡呼。
昆曲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愛丁堡連演三天,同樣受到英國觀眾追捧。據(jù)新華社報道,演出時間被安排在中午11:30,雖然接近午飯時間,但并沒影響英國觀眾的觀看熱情,愛丁堡新城劇場的上座率高達80%。
《寇流蘭與杜麗娘》在歐洲多國的巡演也在當?shù)匾鹆瞬恍〉姆错憽?jù)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網(wǎng)站報道,該劇在英國演出后得到BBC等主流媒體的廣泛好評,被稱為近年來戲劇界中西合璧的最佳典范。
另外,此次的越劇演出受到旅歐僑胞的高度關注,西班牙僑胞王麗華帶著70多歲的母親和朋友專程從馬德里坐飛機趕到法蘭克福觀看演出。杜塞爾多夫、漢諾威等城市的僑胞也紛紛驅車幾百公里趕來觀看。德國當?shù)孛癖娫诳赐辍犊芰魈m與杜麗娘》大戲后,激動地跟記者說,這么好看的戲劇只在法蘭克福演一場真是太遺憾了,他的很多朋友都在詢問是否可以買票來看,他建議主辦方廣泛覆蓋受眾群體,希望能為德國民眾提供公平觀賞劇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