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4月10日上午,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唐家璇一行在國務院僑辦主任陳玉杰的陪同下,到北京華文學院視察工作。
唐家璇委員一行參觀了新落成的學生宿舍樓,看望了正在上多媒體課的師生,與華僑華裔學生進行了親切交談。
北京華文學院彭俊院長向唐家璇委員匯報了學院的工作,唐家璇委員稱贊北京華文學院的建設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個重要舞臺,希望學院為促進華文教育的發(fā)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
本報訊:2002年12月,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在深圳舉辦了首期海外僑校及文化社團中華才藝師資培訓班。今年3月20日,由國僑辦文教宣傳司主辦、華夏藝術中心承辦的第二期海外僑校及文化社團中華才藝師資培訓班開班典禮在華夏藝術中心舉行,文教宣傳司副司長雷振剛等出席。
培訓班旨在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為海外僑校和華僑華人文化社團培養(yǎng)中華才藝骨干。應邀參加本次學習班的學員共有30余人,他們分別來自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國的華文學校和文化社團。他們大多是出生在居住國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華人,有些還是第一次來中國大陸。由于目前海外華僑華人界藝術類教師奇缺,所以這些學員都非常渴望能夠來中國親自感受一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將原汁原味的華文演藝教育帶到居住國。
在為期10天的培訓中,學員們學習了具有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中國舞蹈、音樂、書法、手工等才藝技能,同時參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民族舞蹈賞析和舞蹈編導常識等多種講座。
結業(yè)式上,學員們盛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并為卓越悠久的中華文化深感自豪。表示,此次的演藝學習交流之旅,使自己受益匪淺,一定要將這些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和祖國的巨大變化,介紹給在海外的親友和僑胞。
國務院僑辦有關人士表示,擬將這項活動長期進行下去,以此來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外華人社會中的傳播。
|
本報訊:加拿大“楓葉尋根之旅”,是由加拿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發(fā)起組織的一項以尋根文化為背景的活動,迄今為止已舉辦了三屆。該活動因特色鮮明而受到旅加華裔的好評。
加拿大中華文化中心成立至今已有5年。5年來,該中心舉辦了多次研討會,探討雙重文化背景對華人青年的影響。他們認為,組織華人青年直接到他們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尋根問祖,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這可以增強他們對自身文化背景的自豪感。
由加拿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主席兼會長張明達領隊的2003加拿大“楓葉尋根之旅”團一行16人于3月9日下午抵達廣東,營員并于次日開始赴順德、南海、清遠、韶關、東莞、中山等地探尋先輩們的足跡。
3月10日,尋根團一行到達順德。營員黃清揚的父親祖籍順德甘竹灘,先祖為明朝狀元,有關的趣聞逸事,在當?shù)亓鱾魃鯊V。10日,黃清揚第一次來到先祖曾經生活過的那個村子,心情非常激動,在宗族祠堂內徘徊良久,并上香敬拜了祖先牌位。村里上了年紀的長者還向她回憶當年見到其祖父的情景。她表示,這次代表父親回來尋根,最大心愿就是能夠將父親的名字納入族譜。
東莞則是另一營員張廣容的祖籍地。張廣容現(xiàn)年25歲,是加拿大皇后大學學生。來到祖籍地,原來知道家鄉(xiāng)點滴情況的張廣容感慨萬千,因聽不懂家鄉(xiāng)客家話,只會講一、兩句普通話的他,只能通過翻譯道出自己的心聲。他說,10年前從我祖母在這里照的照片上看,這里還是一個農村的樣子,現(xiàn)在全變了,早已是一個大城市的雛形,我很高興這次能回來尋根,尤其是在祠堂看到有我的名字,感到非常高興,這同樣也對我的中文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的中文名在這里是先寫姓再寫名字,而在加拿大卻顛倒過來了,回家后一定要改改。
據(jù)了解,本次活動的成員通過在東莞的實地了解,更清楚地認識了這座城市,有幾個成員希望能在東莞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或者介紹親人來這里投資發(fā)展。
此次尋根活動為期11天,活動期間,加拿大新時代電視臺作了全程跟蹤采訪,并將制作專題報道在全加及香港等地電視臺播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