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研究海外漢語教學狀況
華聲報訊:中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透露,該社《國際漢語教學動態(tài)與研究》雜志已正式出版。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漢語在海外的教學狀況將得到系統(tǒng)的調查與研究。 據新華社消息,雜志主編、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張西平說,雜志將每年出版四輯,主要介紹、分析世界各國漢語教學方面的現狀與問題以及各國有關漢語的政策法規(guī),以更好地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漢語。 據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介紹,到底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學習漢語,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權威的統(tǒng)計數字。從360多萬到2500萬,不同部門有不同的統(tǒng)計。她說,“雖然我們說‘世界漢語熱’正在向我們大步地走來,但這個‘熱’到底熱到了什么程度?是50度還是60度?或者是70度、80度?誰也不能說得很確切! 張西平說,對外漢語教學在中國雖然有5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信息統(tǒng)計、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上還較為薄弱,而在海外發(fā)展?jié)h語教學的工作則是剛剛起步。 為了更好地適應全球漢語教學的需要,中國政府已著手在世界各國設立推廣漢語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孔子學院。從去年底中國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建成以來,10余所孔子學院已經在美國、瑞典、法國、烏茲別克斯坦等眾多國家落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