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創(chuàng)立海外華文教育成果豐碩
華聲報訊:近日,福建師范大學第三批共59名海外漢語教學志愿者將起程,奔赴菲律賓開展為期10個月海外華文教學。 據(jù)新華社消息,2003年,福建師大學為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在全國率先組織漢語教學志愿者,赴菲律賓開展教學活動,兩年來,志愿者們通過傳授新的教學理念、舉辦培訓班、與菲律賓華文學校聯(lián)合辦學,大大緩解菲律賓的“漢語教師荒”的現(xiàn)狀,迅速提高菲律賓華文學校漢語教學水平,同時傳播了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增進了海外華人與祖國的聯(lián)系,受到菲律賓華僑的熱烈歡迎。 據(jù)了解,菲律賓擁有華僑100萬人,從1899年大清中西學堂設立至今,菲律賓華文教育走過105年的歷史,現(xiàn)有華文學校128所,是菲律賓華人學習祖國語言主要載體。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由于師資緊缺,華文教育日漸式微,漢語和中華文化的傳承面臨斷層危機,菲律賓華僑社會對此十分擔憂。 基于緩解菲律賓“漢語教師荒”的燃眉之急,2003年5月初,福建師大從200多個應募者中選拔出來的17名漢語教學志愿者,赴海外教學漢語,這也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首次成批量地向海外派遣漢語教學志愿者。 福建師大海外漢語教學志愿者在菲律賓華文學校任教期間,不僅認真?zhèn)魇跐h語,還對當?shù)仃惻f的華文教育方式進行了改革,為一些學校開設了聽力課,把大班依程度分成小班上課,實行了學簡識繁、用漢語拼音學漢語的教學改革。一改菲律賓華文學校教學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多年不上音樂課、舞蹈課的幼兒園出現(xiàn)歌聲、笑聲,多年不開漢語聽力課的中小學恢復了聽力課,學習華文的學生迅速增加。 為增加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自身造血功能,福建師大于2004年先后與菲律賓中正學院和印尼彼得拉基督教大學、智星大學簽訂了以2+2方式聯(lián)合創(chuàng)辦華文教育系的協(xié)議,根據(jù)協(xié)議,福建師大為海外3所大學承擔全部教學任務,免費提供教材,3所大學學生在當?shù)貙W校學習兩年后,再赴福建師大進修兩年。目前菲律賓首批華文教育專業(yè)學生已修完一年的課程。 福建師大還充分利用自己發(fā)達的遠程教育網(wǎng)絡平臺,與菲律賓大專華文學會合作開展現(xiàn)代遠程漢語教育。從2005年開始,福建師大將向菲律賓華文所屬的52所大專院校開展?jié)h語遠程教育。據(jù)悉,菲律賓政府有關方面高度重視華文遠程教育,并將正式承認福建師大遠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 福建師大漢語教學志愿者在菲律賓華文的教學和改革,引起菲律賓華僑界的強烈反響,它所起的作用被稱菲律賓華文教學界人士稱為“鯰魚效應”,大大激活了菲律賓的華文教育,增加了華僑社會對復興菲律賓華文教育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