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中文教學于“樂”字中
華聲報訊:學生漢語口語水平如何提高?海外華文教師劉濂在星星生活周刊中就此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其中之一就是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劉濂認為,學生漢語口語水平的高低可以通過很多方法測定,其中一個就是看學生“組句”或“組段”的能力。一般來說,只能用詞匯的連串來表達意思的學生,他的口語水平仍處在初級階段。如“我……高興……生日,朋友……來……家……”,雖然無法成句,但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聽者還是明白他的意思的。一個可以用簡單句子來表達自己意思的學生,盡管他依然無法組織成語段,但他的口語能力又高了一層。如“今天我生日。媽媽買禮物。朋友來我家。我很高興!比绻軌蛴么髩K的語段來表達、描述,而且在語段中用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來連接句子跟句子,并運用比較豐富的詞匯,表現(xiàn)出清晰的邏輯思維,那么,我們說,這個學生已經(jīng)達到較高或很高的口語水平了。如“今天是我的生日,沒想到,媽媽不但給我買了我最喜歡的電腦軟件,還邀請了鄰居小朋友來我們家做客。當大家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的時候,我都高興得忘了切蛋糕了! 海外中文教學的重點雖然因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但幫助學生,尤其是幫助在海外出生、長大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這是由語言本身聽、說、讀、寫四大技能的排列順序決定的。 聽、說是人與人交流最基本的工具,具有絕對領先地位?谡Z訓練不同于讀、寫,它有自己的特點,也有很多方法。近十多年來,在加拿大的華人社區(qū),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發(fā)展得很快,除了教材、教學方法的改進,人們在實際教學中也創(chuàng)造出很多聽、說、讀、寫單項的好方法。海外中文祖裔教學介于母語和第二語言之間(對有的孩子,中文則完全是第二語言)。根據(jù)這一定位,更考慮到兒童、青少年的年齡特點,中文口語訓練應盡量通過具體的活動、把學生放到活生生的實際環(huán)境中去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教學目的:提高口語成段表達的能力 準備工作: 1)詞匯表(詞匯表上所列的都是今天活動所需要的詞匯,每個詞都有漢字、拼音和英語解釋3個部分);2)材料:兩張硬紙、一根小木棍、彩色筆、膠水;3)向學生講清楚動畫為什么會動的原理(利用視覺剎那間停留所產(chǎn)生的錯覺)。 活動步驟: 1)在一張紙上用彩筆畫出一條直的小蚯蚓,在另一張紙上畫一條大小一樣,但身體拱起的蚯蚓;2)用膠水把兩張紙粘在一起,中間插入小木棍;3)用兩個手掌很快地搓動木棍,小蚯蚓就一拱一拱地動了起來。 即時跟進: 以“怎樣制作會動的小蚯蚓”為題讓學生重復材料準備及制作過程,鼓勵學生多用詞匯表上的詞匯(包括關聯(lián)詞,如“先……,然后……等)。 布置作業(yè): 以組為單位,每組準備一個手工制作,如:A組“怎樣做小飛機”、B組“怎樣做帆船”等,兩周后各組派一個“小老師”上臺教授(老師可以幫助各組準備必要的詞匯)。 老師講評:評誰說得好、誰說得清楚明白(重點是為什么“好”)。 注意要點: 1)這不是手工課,是語言學習,學詞匯,學表達。如果僅僅為玩而作,則違背了教學本意。2)這樣的活動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3)老師對所學詞匯應有記錄,并時時復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詞匯。 據(jù)作者觀察,學生非常喜歡這種在實際活動中學習的方法。這樣一次活動,學生可學習和掌握詞匯、句型20~25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