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寓教于“動”
文/林希 隨著“漢語熱“在世界范圍的興起,德國有些小學的學前班甚至幼兒園也開辦了漢語課。教這些4-9歲的小洋娃娃學漢語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德國孩子非常好動,很難安穩(wěn)地坐著聽講。我也曾為讓他們安靜聽課而煞費苦心,然而收效甚微。現(xiàn)實迫使我采用了逆向思維——因勢利導,寓教于“動”。有意識地讓孩子們動起來,促使他們在“動”中學習,反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寓教于“動”的具體做法是,將教學內(nèi)容事先都用中德(英)文寫好,并注拼音復印給學生(德文或英文內(nèi)容是為了便于課后家長幫助輔導)。用德文解釋內(nèi)容后,教學生朗讀一兩遍就開始做游戲。游戲后再教孩子們認識剛才游戲中接觸到的單詞和組成這些單詞的拼音字母,拼音字母每次教5個、漢字每次教1個,并練習書寫這個漢字;或根據(jù)已經(jīng)學過的字母拼讀單詞或兒歌。孩子們非常樂意,因為通過游戲,他們已經(jīng)知道他們寫或念的字詞是什么意思了。 中國文化中有豐富的寶藏,選一些兒童游戲,稍加改進,就能使德國孩子們樂之不疲。下面是幾個寓教于“動”的實例: 游戲一:從德國孩子熟悉的歌曲開始 《兩只老虎》和《生日歌》。教《兩只老虎》時將歌詞中的兩只老虎改為一只老虎,逐漸遞增,在唱“跑得快,跑得快”時,讓一個孩子開始在教室里跑圓圈,然后逐漸遞增到全班孩子一起跑。這樣孩子們就興致勃勃地將這首歌唱了好幾遍,不僅知道什么叫“跑得快”,還形象地理解了中文數(shù)字。 教《生日歌》時,則利用班上孩子過生日的機會讓全班學生為其唱歌祝賀,并要求用中、英、德文分組演唱,然后讓孩子們學寫“生日快樂!”接著又進一步將寫好中文“生日快樂”、“圣誕快樂”、“新年好”的半成品和各種精美的中國剪紙圖案發(fā)給學生,讓孩子們通過剪貼、描畫、涂顏色等方式制作中文的生日卡、圣誕卡、新年卡。通過自己動手,孩子們對這些中文留下很深的印象。 游戲二:《指五官》 《兩只老虎》中的“耳朵”和“尾巴”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這時候接著教五官名稱非常合適。由一個孩子用中文喊五官名稱,兩個孩子聽名稱指五官。先答對5次者為勝。當?shù)聡⒆訜o法準確喊出五官名稱而向我“求救”時,我就故做神秘地在其耳邊小聲地告訴他,這樣不僅使這個孩子得到聽和說的機會,那兩個比賽的孩子也千方百計想聽清楚并搶先做出動作。這種“引而不發(fā)”的指導方法滿足了兒童的好奇心,比大聲領讀3遍的效果強多了!而且不久他們就會主動將游戲擴展到“手”“腳”“頭”等身體其他部位的名稱,增加了詞匯量。 游戲三:《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問時間”和“二和兩的區(qū)別”時,配合使用這個典型的中國游戲效果顯著。孩子們分別扮演一只老狼和數(shù)只小羊,小羊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則要依次回答:“一點鐘”,“兩點鐘”……在中國玩此游戲時要“老狼”回答到“十二點鐘”時,方可開始追捕“小羊”。在德國我根據(jù)課堂實際需要改為到“三點鐘”即可開始。這個游戲很快成為德國孩子的最愛,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在課堂紀律特別好時我給予他們的“獎勵游戲”。 游戲四:兒童歌舞《找朋友》 全班拍手齊唱時,一個兒童邊唱邊做動作,到其他同學的座位上去“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用手指對方)是我(用手指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揮揮手說“再見”。接著交換位置,開始找另一個“好朋友”,直到全班都換過一次位置,這個中國兒童歌舞讓德國孩子形象地學到很多詞匯,如“你”“我”“朋友”“敬禮”和“再見”。有的孩子下課后一定要走到我面前,從頭到尾將此游戲表演一遍,直到說完“再見”才肯離開。 其他如《石頭剪刀布》、《我們都是木頭人》、《買東西》、《小翻譯》等游戲都進入過我們的課堂并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寓教于“動”學語言,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因為兒童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感知也常受干擾,所以必須要采取“調(diào)動全身學習語言”的教學方式,即通過耳、眼、嘴、手、腳共同參與活動,特別是有韻律的活動,將詞匯的概念傳入大腦,從而使兒童理解并掌握這些詞匯的意義。實際上,這種教學理念在德國雙語幼兒園的語言教學課上普遍運用,所以“游戲學英語”“游戲學法語”的提法常見于德國學前教育網(wǎng)頁。這值得一些習慣于照本宣科的中國教師借鑒。 近兩個學期的寓教于“動”下來,漢語班的學生由開始的15人增加到35人,由兩個班分為四個班。而且當我一走進課堂,就會有“小翻譯”來“搶”走我的點名冊,一本正經(jīng)地用中文問每一個同學:“你叫什么名字?”“你幾歲?”“你是德國人嗎?”課堂上他們會自豪地向我展示他們衣服上的中文字——“友”或是額頭上中文字“王”(聽完十二生肖故事后學著扮老虎),他們甚至能從我掛出的行書字體的春聯(lián)中找到他們已經(jīng)學寫過的每一個漢字,還把看中國雜技的說明書、中餐館里的菜單拿來,讓我教他們認上面的字。當我離開學校時,滿校園的小洋娃娃又會招著手用中文喊“再見”!甚至還會跑過來拉著我的手送到大門口。看到當初這些曾讓我感到無可奈何的小洋娃娃喜歡上了中文,我也感到從這兩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學到了很多很多。(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