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紅梅報新春
——記世紀中文學校 文/王竹(寄自美國) 相信生活在北美的人們都和我一樣吧,在冰封雪鎖的寒冬里熱切盼望著春天的來臨,而在我看來,每年最先傳送春的消息的,不是花香鳥語;而是我們世紀中文學校歡慶春節(jié)的輕歌曼舞,200多名男女老幼的歡聲笑語,讓人強烈感受到什么是春風浩蕩,什么是春意盎然。 9年辛勤辦學路 算起來,世紀中文學校從1996年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9年,我也已參加了4次該校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會,次次精彩,今年也不例外。各年級各班的師生像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精心準備了節(jié)目。幼兒班的小朋友只有三四歲,卻個個口齒伶俐,毫不怯場,格外惹人喜愛。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五年級和七年級的朗誦和合唱各具特色;四年級的小品《如此上課》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六年級的笑話風趣幽默,引起陣陣笑聲。九年級和十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技高一籌,他們學習中文的時間長,表達能力強,短劇《自我介紹》和《回國探親》,取材于生活,令人備感親切。 我想臺下的家長們也和我一樣,看到自己孩子出色的表演,心中十分喜悅和欣慰,對辛勤培養(yǎng)他們的園丁充滿了感激。孩子們在中文學校健康快樂地成長,從一筆一畫地練習寫字,到逐步能讀中文書、寫中文作文,這進步中包含了老師們多少心血。而豐富多彩的文體課又給孩子們琴棋書畫等藝術的熏陶,使他們身心全面發(fā)展。 一切為了孩子 飲水思源,不由得使我對學校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作出貢獻的人們充滿敬意。當初困難重重,一無資金,二無校舍,憑著一定要讓孩子接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這一信念和熱情,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宗旨,李娜、鄢行憲和夏東玲3人白手起家,在波士頓的西郊創(chuàng)辦了世紀中文學校。在她們的帶領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獻身海外中文教育事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如:牟兵、何蘭釵、王澤鳴、劉彥君等等,而教學主任韓天奇、行政助理朱妹娣以及歷屆家長會長龍鳴、牟寧、劉震球、劉旭、王長育、王世全、鄭斌等人更是校長的左膀右臂。一年一度的暑期教師培訓,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素質,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家長會還多次舉辦露營、郊游、野餐等有益的文娛活動,豐富了師生們的文化生活,增進了大家的感情。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眾人拾柴火焰高!學校聲譽不斷上升,學生來源逐步擴大,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質量更是一年好過一年! 學校不斷發(fā)展壯大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首任校長李娜、續(xù)任校長鄢行憲和現(xiàn)任校長盛鋒帶領下,經(jīng)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學校不斷發(fā)展和壯大,由第一屆的27名學生到如今從幼兒班、學前班直到十年級的150多名學生,世紀中文學校已成為波士頓地區(qū)頗有名氣的中文學校!更值得驕傲的是,除了擁有一支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民族音樂的學生樂隊外,學校還建立起學生助教制度,創(chuàng)辦了學生自己的?。從建校開始,學校就著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才能,第一個學生助教肖益曾在麻州鋼琴比賽中獲過大獎,他開設的鋼琴課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后來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現(xiàn)已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劉彥君老師指導下,早在1999年,學生們就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刊物《世紀童星》,從組稿到編輯、排版,都由學生獨立完成,欄目設置多樣,風格樸實生動:有教師撰寫的教學心得,學生的習作,家長的回國探親見聞及教子的經(jīng)驗之談,還有小朋友最喜歡的猜謎、小笑話等。第一、二任主編丁然和龍揚也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現(xiàn)都在美國的著名大學深造。 2003年學校租賃了新的校舍,教學設施和條件更加優(yōu)越,學校各項體制也日益完善,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校領導和全校教師員工團結一心,不計名利,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力爭把學校越辦越好。我衷心地祝愿這株美麗的紅梅在北美的大地上枝繁葉茂,馨香遠播。(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