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漢字 了解中國
華聲報訊: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了劉海珍寄自美國的一篇關于海外華人子女學習中文的文章,現(xiàn)推薦給讀者。 生長在國外的華夏兒女,怎樣培養(yǎng)他們愛國感情、民族意識?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踐,我認為只要淺進就能滲透到,深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于2002年1月來美國女兒家探親,對于我的到來外孫很高興,但是語言的障礙使他不能向我表達自己的心情,看樣子他很著急。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教他學習中文入手,經(jīng)過半年時間的學習,效果明顯,問題也迎刃而解。 因學習中文而愿意回中國 外孫生長在美國,今年已9歲半了。在學校各門功課都出類拔萃,可就是不會說中文,偶爾說一句,也是不倫不類,如他去釣魚回來后他說:“回家沒有一個魚大”。原來他想說,回家時沒有釣上一條大魚。我利用他聰明好學、背東西快的特點,從教古詩入門,因為我國的古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內涵教益豐富。我教他“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彼母改赣糜⒄Z給他講了詩的大概含義,我教他認識了這些字,再讓他背,結果背得很快,我們全家都表揚他的聰明。當朋友們來家作客時,他在外人和小孩子們面前就背新學習的詩,小孩們羨慕他,那些大人們夸贊他,他學習中文的勁頭就更足了。這樣既增強了他的榮譽感,又使他懂得當天事情當天辦完的道理。如他認識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詩句后,不僅自己吃飯不剩一粒米,而且當他的父母有飯剩在碗里時,他就幽默地背詩給他們聽。又如教“連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時,我利用他愛用彩筆畫畫的特點,啟發(fā)他從詩上發(fā)現(xiàn)祖國江南大地美麗如畫的感情,果然生效。他用綠色畫出大片的綠荷葉,又用緋紅色畫出一朵朵盛開的荷花點綴其中,他問我:“姥姥,咱中國是這么美嗎?”我說:“是,比這還美!”他迫不及待地說:“我真想回中國看看這么漂亮的地方!笨,中國已經(jīng)開始吸引他了。 因學習中文而產(chǎn)生自豪感 我有意用毛筆寫他的名字“劉龍飛”,給他看后,他很感興趣,他目不轉睛地看著我下筆、提筆、頓筆的寫法,當我寫完“龍”字時,他很驚奇地說:“呀!真漂亮!”我趁勢告訴他,中國毛筆字就有這個特點,能把一個靜龍變成一個活躍在紙上的、會動的龍,英文就不能。兩者比較,讓外孫感覺到中國字好看的特點。他又愛畫畫,于是學習寫毛筆字時掌握結構,提、頓筆法既快又好,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結構勻稱、提頓適當?shù)貙懗鲎约旱拿至恕?br> 他在認漢字和寫漢字方面有了一定的長進,學校的老師發(fā)現(xiàn)后,就讓他給同學們上了一節(jié)課,教同學們用中文說“謝謝、對不起、你好、同學、老師”等,還用毛筆給班上的同學起中國名字。當同學們很羨慕他時,他神采飛揚,顯得十分驕傲和自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