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一詞的來歷
在漢語中,動物的部位名稱可以用來借指特定的事物!半u肋”是雞的肋骨,在生活中,指的是本來沒有什么特別存在的必要,有不能輕易舍棄的事物。比如:“他送我的這件禮物真是一個雞肋,雖然很貴重,卻沒什么用處!边有:“中年女‘白領’已經(jīng)成為公司中的‘雞肋’!边@個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用法呢?這和歷史上的兩個名人有關系。 楊修,字德祖,從小就極其聰明。長大后他當了曹操的謀士。建安24年,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在陽平關與劉備交戰(zhàn),被劉備所殺。曹操十分惱怒。3月,曹操從長安發(fā)兵,直逼漢中。劉備軍憑借天險頑強固守,曹操久攻不下,心中十分苦惱?墒撬麨槿蓑湴,不肯讓手下看出自己的失意。一天,軍士進來問曹操當天的行動口令,曹操正在吃飯,隨口就說:“雞肋”。隨行的將士都不明白曹操為什么采用了這么一條口令。只有楊修一個人忙著收拾行李,并告訴將士們做好收兵的準備。 大家很吃驚。楊修解釋說:“雞肋這種東西,有些香味,扔掉怪可惜的;吃吧,又沒有什么肉。這個口令是在比喻漢中,打下去沒什么意思了!惫,時隔不久,魏王的撤軍令就傳達下來了。曹操聽說了這件事,以“禍亂軍心”的名義處置了楊修。據(jù)說這是因為他嫉妒楊修的才華,怕給自己的霸業(yè)留下后患。 從此以后,“雞肋”這個詞就成了那些“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事物的代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