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的傳說
在北京牛街禮拜寺里面,有一道康熙的圣旨和他御賜的半副鑾駕。提起這半副鑾駕,還有段故事哩。 清代京城設有監(jiān)察御史,巡視察訪政事民情,給皇上做耳目。 這天,御史來到牛街,剛好看到了回民擁進了禮拜寺。按照他的邏輯,百姓聚眾集會,總是沒有好事。京城可是皇上住地,如果發(fā)生事端,監(jiān)察御史責任不輕,決不可等閑視之。他想,若是這些回民真的聚眾謀反,我上報朝廷,皇上一定重加賞賜。 他回家后,馬上寫了一道奏折,呈報皇上:“牛街回民夜聚明散,秘密集會,另立真主,企圖推翻大清。” 奏折送到康熙面前,他翻開一看,大吃一驚,這牛街住的都是回民,這還了得!他想:大清立國不久,威震四海,不相信有人敢在老虎嘴拔毛?墒怯芳扔凶嗾,就不能不防。 這天晚上,康熙便去私訪牛街。 康熙還是頭一回進禮拜寺,只見寺中間一座大殿,五間房寬,十余丈深,雖然不算宏偉,卻也氣勢不凡。大殿前有一座八角樓,名曰邦克樓,那是為穆斯林報告禮拜時辰的;左右還有座碑亭,存放著前朝的石碑,大門旁還有一座兩層的小角樓,借著燈光還能看清上面的橫匾寫著“望月樓”。大家聽阿訇講完經(jīng)之后,穆斯林們向西叩頭朝拜,最后禮拜完畢,退出大殿,各自回家。 康熙回官后,立刻差人把進貢的《古蘭經(jīng)》拿來連夜翻閱,到底也沒有找到要謀反的字句章節(jié)。康熙心里明白了,難怪幾天我一點也沒有看出回民謀反的跡象,這些都是伊斯蘭教的宗教教義。 監(jiān)察御史自上了奏折后,暗暗自喜,料想皇上少不了要捉幾個回民反叛頭目開刀問斬,自己落得一個加官晉爵,好不得意。接到圣旨便馬不停蹄地來到金鑾殿,本想討賞請封,卻不料倒被罷了官。 康熙詔諭朝廷百官,今后凡有妄報不實者,一律加重治罪?滴跻睬八己笙耄簬状稳ヅ=侄Y拜寺,看得出來回民是很齊心的。他們畢竟不是旗人,今天不謀反,難保他們以后不謀反。嗯,我再送它半副鑾駕,即可顯示大清的圣明,又可籠絡民心!钡诙,一道圣旨和半副鑾駕就送到了牛街禮拜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