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喜歌
相傳在北宋仁宗慶歷年間,王安石赴京趕考,趕往東京汴梁。這日,到了江寧的馬家鎮(zhèn)。只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打聽,原來是該鎮(zhèn)首戶馬員外在征聯(lián)擇婿。第一關,即是門上所掛兩盞碩大走馬燈,一盞上書: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步”為仄聲,當是上聯(lián)。據(jù)當?shù)厝苏f,一共有三關,小姐還可能加試。 王安石一看,贊嘆道:真是好句?上覜]有時間在此地耽擱,如有時間,一定要會會這位才女。感嘆自己無緣,只好與書童繼續(xù)趕路。 王安石會試時,飛書走檄,斐然成章,第一名交卷。主考官是當代著名文豪歐陽修,時任參知政事、太子少師。他見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歡喜。便問到:答題如何呀?王安石道:學生自認尚可。歐陽修一指廳外的飛虎旗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知是主考官出聯(lián),“身”乃平聲,應為下聯(lián)。以下求上,往往難度較大。轉念一想,不由心中“呀”了一下,便答道: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歐陽修一聽,好對,大喜。你真乃才思敏捷也。王安石卻心中暗想:那才女是吾之賢助也。 這日,王安石主仆二人到了馬家鎮(zhèn)?匆妰蓚家人無精打采,站立門旁.面前有一案,案上筆墨紙硯齊備。王安石拿起筆來,龍飛鳳舞,一揮而就。一個家人懶怏怏拿起,送入大堂。 小姐在內隔簾觀看。但見王安石英俊年少,氣宇昂昂,話聲朗朗,已是喜上眉梢。也是王安石滿腹經(jīng)綸,后兩關自然輕松而過。兩情相悅,終身立定。馬老亦是讀書之人,談詩論經(jīng)也是行家。有此賢婿,自然不會放過。王安石只好讓書童回家報訊,讓父母前來下聘。 結婚這天,合家上下,喜氣洋洋。正在此時,又有飛報傳來,王安石為欽定第四名進士。馬家大院頓時一片歡騰,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王安石此時喜不自禁,抓起筆來,在紅紙上大書連體喜字,家人、丫環(huán)紛紛拿去,到處張貼。這就是后來中國人在辦婚事時,到處張貼大紅雙喜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