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龍
很久以前,在苕溪岸邊,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青年夫婦。妻子生下一個(gè)怪胎,似人非人,似蛇非蛇。 老族長知道后,大發(fā)雷霆,一口咬定這是不祥之物,逼著夫妻倆立即把嬰兒卡死。丈夫?qū)雰旱谷腴T前的荷花池中。 幾天后,妻子下床,到荷花池中淘米,猛然看見她那兒子從荷花叢中游到石埠上,向娘討奶吃。娘總是愛兒子的,于是抱起來喂了奶,就這樣,她一天三次淘米,就喂兒子三次奶。一天,兩天,一直過了360天,兒子漸漸長大,卻現(xiàn)出龍的樣子來。 這消息又傳到老族長的耳朵中,于是想出一條毒計(jì),要宰掉它。 一天中午,這個(gè)老頭兒身邊藏把砍柴刀,偷偷躲在池邊樹叢里。等到那個(gè)女人淘米時(shí),果然看見有條小龍游上岸來向她討奶吃。 老頭兒見狀舉刀就砍,小龍連忙躍人荷花池中?墒沁t了,這一刀,把小龍的尾巴砍了下來,剛好池中停著一只美麗的大蝴蝶,心里十分同情,就立即飛過去,用自己的身子接在它的尾巴上,于是變成了一條美麗的龍尾巴。 自此以后,苕溪兩岸每逢干旱,小龍就會(huì)飛來降云播雨,使鄉(xiāng)親們獲得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