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花的瑞波
相傳,明萬歷年間(距今四百余年),趙樓青年名醫(yī)趙瑞波去陜西行醫(yī),在回來的路上,繞道秦嶺山中去采藥。剛近山腳,只見一年輕貌美女子,打著青傘,騎著毛驢,邊走邊唱著山歌。 瑞波隨著那女子的歌聲前行。攀上幾個(gè)小山頭,一轉(zhuǎn)彎那女子不見了。正在發(fā)愁,他往前面山坡上一看,滿眼都是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牡丹花兒。他高興極了,從腰間抽出藥鏟,挑選最好看的幾色連根挖了出來,用草繩子包捆好,放到行囊里;又緊了緊腰帶,便高高興興地從原路下了山,不多日子便回到家中。 瑞波將移來的牡丹栽上,可是第二年春天,這些移來的牡丹沒有花,也沒有葉,剛剛露出幾個(gè)綠芽芽,不久,就枯萎了。 瑞波很傷心,朋友勸他說:“你這次失敗,是移栽的季節(jié)不對!比鸩牭竭@話,便決計(jì)到秋八月,再去秦嶺。 瑞波第二次將帶回的牡丹又裁到原來的地方。不幾年,就由單瓣花變成了重瓣,起了樓子,甚為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