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Xīsài shān qián báilù fēi, 桃花流水鱖魚肥。 táohuā liúshuǐ guìyú féi. 青箬笠, Qīng ruòl(fā)ì, 綠蓑衣, lǜ suōyī,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xíeféng xìyǔ bù xū guī. [注釋] 1.漁歌子:詞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城西。一說在湖北省大冶縣。 3.白鷺:一種水鳥,腿長,毛白。 4.鱖魚:一種肉味鮮美的淡水魚。 5.箬笠:箬:一種竹子。笠:指遮陽光或遮雨的帽子!绑梵摇笔怯皿枞~編制的帽子。 6.蓑衣:用草編制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譯文] 西塞山前有幾只白鷺正在起飛,春天河水上漲,兩岸的桃花盛開,河里的鱖魚也長肥了。一位頭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漁夫正在垂竿釣魚。在這微風(fēng)細(xì)雨的迷人景色中,他好像忘記了回家似的。 [作者] 張志和(約730—約810),字子同,唐代詩人。浙江金華人。 他是唐代寫詞較早的詩人。他的詞現(xiàn)在只存五首。著有《玄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