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后感
文/李理心 我媽媽在網(wǎng)上給我查到了《伊索寓言》,我讀了許多篇故事。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這個故事。 有一天,一只狡猾的狐貍掉到井里了。狐貍看見公山羊走來,就把公山羊騙到井里,然后登在公山羊的背上跳出了井。狐貍不遵守諾言,沒把公山羊救出來。狐貍回頭卻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啦! 我讀完這個故事后就想到,無論做什么事,首先要考慮事情的后果,然后再去做。也就是說,不能盲目地聽別人的話。 要是你不考慮事情的結果,盲目去做的話,就容易上當受騙。嚴重的時候還會有生命危險。世上有很多口蜜腹劍的人,千萬不能聽他的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壞人,用甜言蜜語哄騙誘拐兒童、殘害青少年。前幾個月,4個小女孩在澀谷被誘拐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要認清這種人的真實面目,不能聽他的好話,不能上當受騙。 點評:《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等一直都是語文老師推薦給學生的優(yōu)秀課外讀物。因為它們故事有趣,語言優(yōu)美,通俗易懂,因此非常適合用作課后輔助教材。像本文的小作者那樣能讀出文中的寓意,那就真的學到了閱讀的真諦,達到了閱讀提高的目的。其實學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欣賞和寫作。(來源/日本新華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