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習俗影響式微 美華裔情侶歡歡喜喜結婚去

許多華裔情侶完全不理會今年“不宜婚嫁”的說法,歡歡喜喜完成終身大事。(美聯(lián)社)
華聲報訊:“雞年無春,不宜嫁娶”是中國自古流傳的民俗,有人認為是迷信,也有人抱持“寧可信其有”的態(tài)度,避免在雞年結婚。但在美國土地上,傳統(tǒng)中國文化力量對年輕華人的影響已甚微,許多年輕佳偶仍是歡歡喜喜結婚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紐約曼哈頓華埠的婚紗業(yè)者表示,今年的生意受影響不大。業(yè)者指出,可能因為許多年輕人都是單身在外,長輩遠在故鄉(xiāng),沒有老習俗的束縛。也有業(yè)者笑言,現(xiàn)在民風不同,許多情侶是“先有后婚”,“有了就趕快結婚,也顧不了是不是孤寡年。” 按照傳統(tǒng)習俗,全年無“立春”,俗稱孤寡年,在19年中便會出現(xiàn)7次,以今年雞年為例,立春在2月4日,春節(jié)是2月9日,按民間說法,這種農歷年不宜婚嫁。 不過許多華裔年輕人并不“信邪”,6月12日即有一對印尼華裔情侶在紐約華埠花嫁婚紗店試婚紗,小倆口濃情密意,開心地照相留念。男方表示確曾聽過關于“孤寡年”的說法,但絲毫不影響他們今年完婚的意愿;女方則笑說,他們去年就決定在今年結婚,不僅不會考慮什么“孤寡年”,也沒有用黃歷選擇宜嫁娶的日子。 花嫁婚紗老板指出,這種說法對有的年輕人多少有些影響,但婚紗店生意仍忙得不可開交,“年輕人不在乎,再加上我們有許多是老外客戶,根本不以為意! 知音婚紗攝影城負責人林學文則表示,孤寡年的民俗對華裔情侶選擇今年結婚與否是有點影響,但并不特別明顯,今年的生意僅減少約10%。他表示,很多年輕人認為孤寡年是迷信,另外一些基督徒、天主教徒等,更不在乎這些舊規(guī)習俗。 也有業(yè)者說,許多情侶其實已同居多時,目前幾乎有一半的情侶都是“奉子成婚”,有了就得趕快結,也等不到明年。 根據(jù)紐約市府結婚公證處統(tǒng)計,今年1月農歷春節(jié)前共有1947對情侶趕著辦理公證,大部分為華裔,比去年同期的1284對增加許多。 一些業(yè)者指出,雖然年輕人大多認為“孤寡年”是迷信,但為尊重長輩,因此選擇在今年農歷春節(jié)前到市府公證,然后在農歷過年后辦酒席,既能避開不吉利的說法,又能開心地在今年完成終身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