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際雄:美華人影視出租業(yè)敢吃螃蟹的人
|
影視出租業(yè)是夕陽產業(yè)? 美國華人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VCD,電視連續(xù)劇是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他們的主要精神食糧。 影視出租業(yè)中一個最具爭議的問題就是版權問題。正版與翻版、盜版之爭日益白熱化。盜版的猖獗是影視出租業(yè)生意難做和競爭激烈到割喉的主要原因,因為出租正版作品的公司必須購買版權,而版權價格高,經營成本就高;如沒有購買版權,出租盜版,則成本低廉,價格上占優(yōu)勢。其實,有些盜版的VCD質量不錯。版權公司與店家的矛盾、店家之間的競爭、正版公司與盜版侵權公司之間的較量,將影視出租行業(yè)攪得翻江倒海,烏煙瘴氣。而時下,不少年輕人根本不租影視碟子了,而是通過上網下載,或干脆在網上看。 華人影視出租業(yè)越來越難做,有些媒體甚至以“夕陽產業(yè)”來形容。紐約中國城的一些老牌出租店只有關門大吉,紐約唐人街歷史最悠久的美東影視就是一個例子。 美東影視1985年創(chuàng)辦,一度在中國城擁有8家分店,是紐約華裔社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并成為香港無限(TVB)制作的電視劇集的美東總代理商,但20年后,2005年的新年前后,因支付給代理商的版權費過高、惡性競爭、入不敷出,美東在唐人街格蘭街上的最后一家分店宣告關閉。 除了美東之外,在過去一年中,根據紐約美國華人影視協(xié)會的統(tǒng)計,紐約地區(qū)就有十幾家音像店關門。 身為美國華人影視協(xié)會及鴻威集團老板的倪際雄,就是在這樣一種大環(huán)境下,以自己的執(zhí)著,堅持在影視出租業(yè)中拼搏著。那么,他對影視出租店業(yè)是“夕陽產業(yè)”怎么看呢?倪際雄以“沉舟側畔千帆過,枯木前頭萬木春”來形容,有倒閉的,有還在堅持著的,有“能做多久就做多久”的,還有想改行的。 倪際雄整天忙得不亦樂乎,既開版權美東總代理公司,也開出租公司,同時也是華人影視協(xié)會會長。記者采訪他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 倪際雄1986年從福建福州市來美探親,留在美國發(fā)展。他打過工,開過駕駛學校,做過可視電話業(yè)務等。 1996年,正是華人錄像帶出租店處于顛峰狀態(tài)的年代,出租錄像帶生意不錯,錄像帶出租店如雨后春筍般一家接一家開了起來。 倪際雄說,在美國的福建籍僑胞在工作之余,很喜歡到紐約中國城逛逛。他們從中國城回家時,手里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除了食品外,就是影視錄像帶。多少年來,這一生活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閩籍僑胞上班很辛苦,工作之余看華語電視是第一選擇。想家了,除了與在國內的親人打上一通電話外,看中文錄像帶就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 倪際雄看到影視錄像帶出租的巨大市場,也想開家店來試試。店最后是開了,不過,出租的不是傳統(tǒng)的錄像帶,而是影視光碟,這在紐約中國城,還是開天辟地第一家。 為什么另辟蹊徑,不開紅火的錄像帶出租,開起了影視光碟出租店呢?那時,中國大陸的VCD正在如潮如涌般地流行著,深入到億萬家庭。他當時就想,VCD這新鮮玩意,在美國流行起來只是個時間問題,于是就大著膽子,做起了出租VCD光碟的生意來。那時,在美國,普通錄像帶的放映機只需要100多美元,而光碟機卻要500多美元,比前者貴了好幾倍。不過,敢闖敢干、具有前瞻眼光的他,還是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光明前景!耙鼍鸵鲎钚碌淖詈玫模灰趧e人屁股后面跑!彼沁@么想也是這么做的。 剛開始,他將華埠東百老匯49號二樓全部租下來,然后自己動手隔成幾小間,其中一間約有五六平方米,做VCD影碟出租。 起初,倪際雄的VCD生意對中國城傳統(tǒng)錄像帶行業(yè)的影響不太大,錄像帶店商家也不太看好倪際雄的生意。誰會料到,在短短幾年工夫中,VCD風靡美國華人社區(qū),倪際雄的VCD影碟出租生意也借著這股東風,迅速發(fā)展壯大,在影視出租行業(yè)中站穩(wěn)腳跟。VCD影視碟出租最后代替?zhèn)鹘y(tǒng)的錄像帶,在行業(yè)上占據統(tǒng)治地位。 一年后,因為生意興隆,他將公司搬遷到現(xiàn)在的東百老匯32號。整個商場都是鴻威集團租下的,分割成多個店鋪,里面有服裝店、鞋帽、手機、電腦、參茸、維修、影視出租店、珠寶店等。倪際雄在華人社區(qū)第一個提出分割式經營理念,并成功運用到實際中。新址風水好,生意旺,VCD影碟的出租十分紅火。倪際雄的影視光碟出租業(yè),在新環(huán)境中不斷發(fā)展壯大;叵肫饋,令他得意不已的是,當初他的一個不同尋常的想法,竟然帶動了今天紐約華人影視出租業(yè)從出租傳統(tǒng)錄像帶向出租VCD光碟轉變的劃時代變革。 影視碟帶出租業(yè)的困惑 倪際雄的VCD影視碟出租生意好起來了,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隨著科技的發(fā)達和經濟的發(fā)展,市場上的VCD,DVD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便宜,功能越來越多,影視出租業(yè)市場也在這一形勢下,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你只要到影視出租店去開個戶,店家就免費送你光碟機,客人笑得嘴都合不攏,而店家也希望通過送客人光碟機,促使客人多借光碟。 其實,店家生意難作,說白了就是一個版權和盜版問題,惡性競爭是關乎華人影視產品出租業(yè)生死存亡的關鍵。 倪際雄說,版權費是以店面大小來定的,價碼在40萬到10萬元不等,關于中文影視作品的版權問題,幕后還有很多故事。 據倪際雄介紹,在美國,中文影視作品的版權公司有幾家,最大的是泰盛公司。版權公司與影視作品出租公司的關系,我們戲稱為“黃世仁與楊白勞”的關系。倪際雄笑著說,自己“既是黃世仁,又是楊白勞”。 倪際雄成立紐約美國華人音像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目的是,大家聯(lián)合起來,攜手合作,使得市場更正規(guī)化。以前店家之間是“仇家”,在影視協(xié)會成立后,大家在一條船上,團結一致,為正版公司和店家爭取權益。 倪際雄有三種身份:版權代理、店家、紐約美國華人影視協(xié)會會長。 該會成立于2003年12月,有會員40多家,由吳異軍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經常進行合法經營教育,正規(guī)操作,告訴店家不要偷偷摸摸。 購買了版權再制作,就是翻版;沒有購買版權就制作,就是盜版。做法其實都是一樣的,而有些盜版碟質量比翻版的還要好!昂戏ê瓦`法”、“合理合情不合法”之間如何界定? 沒有購買版權的商家,經營成本低,但經營起來,提心吊膽,常與版權公司玩“貓與老鼠”的游戲。 由于競爭激烈,加上惡性競爭,紐約地區(qū)的華人影視出租店今年年初以來,已經關閉了好多家家了。有人因此感嘆,華人的影視產品出租業(yè)已變成“夕陽產業(yè)”,日薄西山了。 誰笑在最后,誰就笑得笑最美 那么,華人音像店的前景到底如何,他說,總代理公司要交的版權費高,版權公司降價機會不大。據他所知,愿意向總代理商交代理費的店家也越來越少,一旦被抓了就關掉,因為打起官司,大的要賠幾百萬,小官司律師費也要幾萬塊,不買代理費是違法,買了又做不了,這就是商家們面對的兩難矛盾心理,多數(shù)商家的態(tài)度是能做多久就做多久,不行就改行。 他又說,影視出租業(yè)者應該將危機看成是一種機遇,關鍵看商家如何克服目前遇到的瓶頸問題,找出一條路,繼續(xù)走下去,迎接影視出租業(yè)的曙光。雖然在過去一年中,紐約地區(qū)就有十幾家音像店關門,但這些店家多數(shù)經營香港無限(TVB)的連續(xù)劇,客源也是聽得懂粵劇的華人,F(xiàn)在,華人社區(qū)的一個新形勢是聽看國語。大陸來的移民越來越多,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他們是中國大陸的影視產品最大的消費者,如今,大陸優(yōu)秀電視連續(xù)劇數(shù)量多質量好,源源不斷進入美國。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粵語影視產品市場萎縮了,國語影視產品的市場卻在日益發(fā)展壯大。在這種形勢下,解決好大陸影視作品版的版權問題、惡性競爭問題,就成為美國華人影視產品出租業(yè)當務之急。 除從事影視外,他說華人在美國做生意,一定要走出去,與國際接軌,走入主流社會,才能發(fā)揮影響。美國是個大家庭,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族裔的利益去爭取,去努力。華人以前只顧個人低頭拉車,賺自己的錢,不重視爭取集體利益,現(xiàn)在,華人也逐漸意識到融入主流社會的重要性。 他也在忙生意的同時,去參加主流社會的活動,如去華盛頓參加過布什總統(tǒng)的就職典禮,去市長彭博的官邸參加給華人拜年的新年派對,前幾日又參加閩籍社區(qū)接待克林頓來訪的盛大活動,積極參加參與紐約各區(qū)市市長、議長、區(qū)長的參選活動等等。 我們堅信影視出租市場是一個大市場,誰笑在最后,誰就笑得笑最美,挺過眼前的難關,前面又是一片艷陽天。我有理由相信,倪會長是笑得最美的其中一個。(來源:美洲時報,作者:高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