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憧憬與夢想,他們和無數(shù)來日本的中國人一樣,用汗水獲取報酬,也為日本華人社會增添了生機與活力。在日華人中有著這樣一群人——中國人搬家業(yè)者。他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為在日華人提供搬家服務(wù),搬運的物品除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家電、家具,另外還管到機場接送行李等。近幾年,這個在華人圈中興起的搬家行業(yè),既為他們提供了自己謀生門路,也方便了在日華人生活。 32歲的何先生是東北人,他從留學(xué)到就職,再到歸化退職,來日本已有11年了。何先生是典型的東北漢子性格,他告訴記者,吃苦受累不怕,就怕受日本人上司的窩囊氣。從前年歸化以后,一直想自己干點兒什么,不想再在公司里看別人臉色。一次社長又無端對他發(fā)火,他心一橫,把社長給“炒了”。工作不干了,住公司宿舍的他也不得不搬家,他東西不多,搬的地方也不遠(yuǎn),但聯(lián)系幾家搬家公司張口就八千一萬。無奈,最后他楞是自己把行李扛過去了。 工作辭了,還要生活。一天早晨,他出去看看有什么工作適合自己,買幾個飯團,邊走邊吃,邊走邊琢磨著,再不想辦法,就維持不下去了,那樣就不得不老老實實回去給人家打工。忽然,他看見一家搬家公司的車在路邊作業(yè),他頓時受到啟發(fā),心想自己不怕吃苦,又有駕照,給在日華人搬家肯定沒問題。 說干就干,他立即把想法告訴朋友,朋友剛巧有一輛快報廢的面包車,他幾乎用不要錢的價格買了下來。有了車后,他馬上在一家中文報紙顛倒給華人搬家的廣告,沒想報紙出的當(dāng)天,就接到了3個人的電話。由于價格便宜,時間靈活,他的業(yè)務(wù)也快速發(fā)展起來。 何先生介紹說,其實,搬家也是技術(shù)活,從拆卸、出門、下樓、裝車、卸車……哪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講方法。剛開始憑一股沖勁兒,以為不就是搬家嘛,又有何難,第一次搬家就讓他領(lǐng)教到搬家也是門專業(yè)。一個來日本不久的女留學(xué)生請他搬家,家里東西不多,唯一的大件是一個床墊,不是很重的床墊,何先生弄了幾次都沒搬起來,后來讓那個女學(xué)生幫忙才“搞定”,最后少收了她1000日元,F(xiàn)在摸到門路的何先生別說一個床墊,就是小冰箱也能一個人從3樓扛下去。 何先生接著介紹說,搬家光憑力氣干活是不夠的,還要懂技巧。搬家常遇到?jīng)]電梯的住戶,就拿背床墊來說,關(guān)鍵是要掌握好平衡,在樓道里拐彎的時候還要注意傾斜度,上樓的時候,前端高一些,下樓時前端低一些。搬冰箱時傾斜角度不能超過45度,否則會對冰箱造成損害。不同的物品,要采用不同的搬運技巧,一句話就是不管搬什么,都要知道怎樣搬既合理又省力。 中國人多是沖著價格便宜來的,干活的人多了,就沒錢賺。所以何先生多是一個人單干,遇到“大家子”他也會打電話找留學(xué)生來當(dāng)鐘點工。最近,他又買了一輛小卡車。貨不多時用面包車,都內(nèi)搬家,價格定在4000-7000日元。貨多時用卡車,都內(nèi)搬家,價格定在7000-12000日元。 采訪最后,何先生透露了一個秘密,他現(xiàn)在還沒申請營業(yè)執(zhí)照,但賺的都是良心錢,是用汗水換來的。他希望不久將來能堂堂正正地開一家為華人服務(wù)的搬家公司。(來源:日本《中文導(dǎo)報》,記者:孫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