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xiāng)的快樂飛不過滄海
不可否認,每個來到美國的中國人,無一例外都要碰上“怎么賺錢,怎么花錢”的問題,并派生出許多故事來。而最令人吃驚的,莫過于只賺錢而不花的“能人”了。而他這上海人,35歲來到美國。除了兩手空空以外,腦子里也沒有太多的容量來裝下嘰哩咕嚕的英語。但他認命,像其它認命的中國人一樣,只在餐館里賺取日復一日的固定現(xiàn)金。 很難想象那是怎樣的“充實歲月”:他每天10點就開始忙碌,從準備原料,到分揀垃圾,全都一一做足。然后,客人來了,他揮汗如雨地炒菜,煎炸,調味……。午休,他也不閑著,他要打電話給供貨商要求送貨,也要核對帳單算下收支是否平衡。入夜,他開始收拾,拖地板,擦桌子,檢查電器設備,關燈,關門。 他的吃、住、用都是在餐館里的,他睡覺也就不過是搭一張小小的床而己。睡覺前,他看看窗外的星星,才會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在上海的家人。然而,令他安慰的是,他賺的錢已在支持全族人的生活了。更令他安慰的是,他兒時的一個好朋友居然也來到了美國,每當自己生病受傷時,這位當過醫(yī)生的朋友會給他免費看病。年復一年,他最初準備賺到10萬美金就回家,到現(xiàn)在,他還在賺那第五個10萬美金。但他的快樂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只有那么一點點。(來源:香港大公網,作者:司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