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據(jù)歐洲《星島日報》報道,英國政府有意仿效美國,改變原有對已入英籍之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方式,比如將原來的“亞裔人”改稱為“英籍亞裔人”(Asian British),以此類推,用意是強調(diào)這些少數(shù)族裔的英國本土性,但此舉卻引來少數(shù)族裔人士抗議。 內(nèi)政部次官哈素爾.布列爾對《泰晤士報》說,這種指稱方法將會包括該少數(shù)民族的種族背景和國籍,就像美國會有諸如“美籍意大利人”、“美籍愛爾蘭人”之類的稱呼。 布列爾并未透露政府會如何處理愛爾蘭籍、蘇格蘭籍或者威爾斯籍的情形。這個建議相信將會引起英國社會以少數(shù)族裔的廣泛辯論。 不過,少數(shù)民族認為,這個做法含有種族歧視的成份,這種想法是昏庸和開倒車。 布列爾在有關訪談中提到,不同的稱呼方式關乎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認同問題。這也顯示政府開始正視許多第二代移民對英國難以產(chǎn)生身份認同以及仍然傾向原來祖籍國的問題。 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印裔家長曾反對讓其在英國出生的子女被冠上含有地緣性的稱呼。另外,在2001年,英國也開始使用“英國籍黑人”的稱呼。 穆斯林國會議員領袖西迪克警告說,上述做法可能會引起種族歧視。他表示,“沒有人在意稱呼的問題,我們更關心的是對國家事務有參與權,如果我們一日對這個社會未產(chǎn)生參與感,沒有人會對這個社會感到驕傲。很多族人對我們說,我們雖然擁有英國護照,卻被當成巴基斯坦人看待。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尊重多元文化,問題會一直存在! 另一名穆斯林代表也認為此做法是以膚色來區(qū)分不同的人。 一些人士則表示布列爾點出了正確的問題,但她提議的解決方案卻是錯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