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據(jù)美國《僑報》報道,美洲華人博物館本月16日起在紐約舉辦“黃禍”展覽,展出由日本電影編輯師Yoshio Kishi多年來收集的各種反映美國歷史上對亞洲人歧視的物品--這些物品包括書籍、電影海報等,從而借回顧“黃禍”歷史來推動一個更平等的社會。 此次展覽的正式名稱為“‘黃禍’檔案人:Yoshio Kishi為一個新美國而收藏”。 據(jù)華人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展覽所有展品幾乎全部屬于Yoshio Kishi個人,當然他本人在收藏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尤其是一位在生活在洛杉磯的華裔女演員孫雅玲(音譯),她幫助Kishi從加州搜集到了許多資料,致使Kishi的藏品達到了1萬多件。但此次展覽將只是展出其中的一部分,包括書籍、海報、政治漫畫、玩具、甚至音樂曲譜等等。 “黃禍”一詞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5世紀的歐洲,當時匈奴人入侵歐洲,催生了“黃禍”的概念。而到了19世紀的美國,加州的“淘金潮”吸引了大批中國東南沿海的華人前來尋找發(fā)財夢,這些人的低生活要求以及吃苦耐勞的個性令許多白人失去工作,令他們感受到“黃禍”的威脅。而20世紀初日本人逐漸增強的軍事實力也令美國人感受到壓力,因此“黃禍”的概念開始在美國泛濫,美國國會甚至一度立法限制亞洲人進入。隨著近年來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和大量商品涌入歐美市場,“黃禍”一詞又開始被一些人提起,因此美洲華人博物館的這次展覽不可謂沒有現(xiàn)實意義。 美洲華人博物館此次舉辦的“黃禍”展覽是從紐約大學亞美研究中心“引入”,紐大曾在7月份舉辦過這一展覽,目前該校亞美中心正在安排購買Kishi的整個收藏,以供該校的亞洲研究之用。 現(xiàn)年74歲的Kishi多年來一直和母親住在紐約曼哈頓上西城的一間公寓,他30多年前便開始收集有關美國亞裔的各種文獻資料。多年來,Kishi的收集已經(jīng)超過一萬件。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主要展出紐約大學亞美研究中心主任陳國維從Kishi的收藏中精選的1000件實物,展覽并將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美國人看亞裔、亞裔創(chuàng)造的媒體形象以及亞裔的反抗等。展覽從8月16日起,一直展出至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