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青年教師:激發(fā)學生學華文興趣
華聲報訊:五年前,剛完成師訓的柯慧慧獲知自己被分配到新加坡英華學校教華文后,就告訴自己要調整對學生華文水平的要求。正式上課后,孩子們華文水平之低落卻令她感到驚訝。 據聯(lián)合早報消息,她表示:“和其它小孩相比,這里的學生真的缺乏學習華文的環(huán)境,所以聽說讀寫能力才這么低。我能做的是至少教會他們說華語,能溝通,不會對華文反感。” 柯慧慧從去年開始教導二年級華文成績最差的一班,首次嘗試以英文教華文。每篇課文,她至少得準備三套不同的卡片,分單字、詞匯和句子,并在上面注目英文解釋。“學生在了解詞匯的意思后,自然對課文比較感興趣。待他們掌握多些詞匯,我再鼓勵他們以簡單的華文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至于作文,她也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教導這群學生,例如讓他們先做散文填充,接著是造句,進而是段落,再慢慢學習看圖作文。 最令她感到欣慰的是班上的三名非華族學生(分別為印度族、新澳混血兒和新意混血兒),對學習華文的態(tài)度變得比以前積極!半m然教得很辛苦,但只要學生有心學習,即使他們考得不好,我還是覺得很有滿足感!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柯慧慧即使在下課后和周末,還會花時間構思新游戲或設計教具。如此認真的教書態(tài)度,得到校長和同事的肯定,使她連同其它14名華文教師獲頒本年度模范華文教師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