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移居美國的華裔近10年來大幅度增加,雖然以中國大陸移民為主,但馬來西亞移民也逐年增加。在紐約皇后區(qū)艾姆赫斯特、布魯克林日落公園及曼哈頓華埠一帶,都居住著不少“馬來華人”,不過他們生活都很“低調(diào)”,唯一希望的就是“賺一筆就離開”,所以鮮少被注意到。 來美長達12年的阿玉近日即將返回馬來西亞,在美國工作的十幾年間,她曾三次回國,她雖然已較適應(yīng)美國的氣候、環(huán)境、工作,但最后還是選擇回國。她說,畢竟馬來西亞并非一個太糟糕的地方,家人又全都在國內(nèi),自己一個人在美國,就算賺到錢也不會開心。而在舉目無親的情況下,一旦發(fā)生不幸,客死他鄉(xiāng)就更加不值得!斑@種悲慘的故事都聽得太多了,錢不是最重要的,家人才是!”阿玉說,葉落歸根是所有移民的夢想,她不想無依無靠,最終只得到公共墳場的一抔黃土。 另一位馬來移民說,在這里工作十幾年來,儲蓄到一筆錢,在馬來西亞國內(nèi)又買了一棟房子,只要拿出一點積蓄,或許也可做做小生意,總比在美國一日工作10小時,每周工作6天的“機械性”生活好。她說,在美國假如不能融入主流,別說娛樂,就算生活、文化也接觸不到,既然留在美國也感覺不到自己身在美國的話,到不如回國。 其實大部分馬來西亞人都并非偷渡入境,而是透過旅游簽證,入境后就留下來工作,俗稱“跳機”。 許多“跳機”、沒有合法身分的人,來美后都會積極從各方面或管道爭取合法身分,然后再以“滾雪球”的方式將親人一個接一個地申請來美團聚。 不過,對于一般來美的馬來西亞人來說,他們并不渴求身分,甚少有人會去申請政治庇護或透過各種非法管道去申請綠卡。因此在沒有正式合法身分的情況下,只能忍受暫時與親人的分離之苦,自己在美國工作。期望將來回國與親人團聚,也是造成大部分馬來西亞人不在美國落地生根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