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您的位置:首頁>>中國僑界


菲律賓華僑的抗日救亡運動

    
    中國在進行抗日戰(zhàn)爭過程中,不僅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有力支持,也得到了海外華僑的大力支援。華僑的輸財助戰(zhàn),在當時被譽為“中國對日抗戰(zhàn)的四大支柱之一”。特別是閩籍華僑占十分之九的菲律賓,華僑們身在異域,心懷祖國,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秋,義無反顧,慷慨赴難,把滿腔的民族熱情投注到抗日戰(zhàn)爭的實際行動中。
    
    一、“九·一八”事變前后
    
    當年菲律賓是美國殖民地,在菲的華僑對1896年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侵華的恥辱,激于義憤,堅決地踴躍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菲律賓華僑率先反對袁世凱1915年5月接受日本的21條件,1919年2月致電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要求廢除1915年中日條約,廢除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的秘密協(xié)議,維護民族尊嚴。
    
    1928年日軍擴大在中國勢力,悍然占領濟南,截斷津浦鐵路,并在濟南展開血腥大屠殺,五·三濟南慘案消息傳來,馬尼拉華僑舉行群眾大會,譴責日軍暴行,發(fā)動抵制日貨,獻款捐飛機,并在廈門創(chuàng)立航空學校和組建一個空軍中隊。中華商會致電美國總統(tǒng)﹑國務卿﹑兩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個別議員,并通電日本人民﹑報紙及日本首相,要求公正對待中國,制止日軍的暴行。
    
    1928年7月,宿務散發(fā)的告僑胞書,號召僑胞勿忘日軍在濟南的大屠殺,不同日本作任何經(jīng)濟接觸,號召抵制日貨。菲律賓華僑抗戰(zhàn)會成立,規(guī)定在10月31日以前消除存貨中的日本貨。抵制行動于11月1日正式開始,持續(xù)擴大到全菲各角落,使日貨銷菲數(shù)量銳降,1928年2月日本貨進口達1700萬比索,1929年1月降為1100萬比索;1932年其貨值又比1930年下降50%。當然,菲華在抵制日貨運動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不久,中華商會號召全世界各地華僑抵制日貨,并為抗日事業(yè)募集戰(zhàn)費。向東北義勇軍捐助了20萬元。
    
    當年國民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張學良東北軍奉命撤退關內(nèi),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馬占山將軍10月間率部抵抗來侵日軍,并傳捷報。馬里拉華僑11月13日即匯一萬比索給馬占山,并致電鼓勵。
    
    1931年11月26日,全菲163個華僑團體代表303人在馬尼拉舉行全菲華僑救國代表大會,宣告:“國家危急到這樣田地,專賴著幾個擁兵自衛(wèi)者,或者常持著弱國無外交的外交官去挽救那么危急的犯瀾,那是夢想的!覀?nèi)嗣耥毜闷饋碜跃,須得起來自拔。全菲救國大會的產(chǎn)生,便是為自救自拔,為實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國民責任的!贝髸朴喠藦氐椎种瞥鹭洿缶V。
    
    到1932年1月初,菲島華僑為救國事業(yè)募集25萬美元,另給馬占山將軍寄去40萬美元。
    
    1932年1月28日日寇進攻上海閘北﹑江灣與吳淞等地,淞滬突變激發(fā)華僑愛國新高潮,華僑青年踴躍回國參加抗戰(zhàn),吳淞的十九路軍第六十一師就有5名來自菲律賓的華僑。捐獻第十九路軍的款項比歷次都多。
    
    上?箲(zhàn)后不久,菲律賓華僑捐款購飛機15架,直接送給第十九路軍,創(chuàng)華僑捐款購機抗戰(zhàn)的先例。同時在捐獻時約定,這些飛機絕不能讓南京政府用于內(nèi)戰(zhàn),只能為中國國防的脊梁——十九路軍所用。
    
    1932年十九路軍入閩后,抗戰(zhàn)名將翁照垣于同年11月前往菲律賓勸募飛機。在菲律賓中華商會及其他抗日團體的發(fā)動下,菲律賓華僑在各地成立了“中國防空救國建設協(xié)會”,各界華僑積極集資支持航空救國運動,李清泉主席帶頭捐款購買戰(zhàn)斗機一架,宿務、怡朗各界華僑團體捐偵察機、轟炸機各一架,中、小學生和婦女界各購機一架,雜貨店僑商和馬尼拉屠豬業(yè)者也分別集資購機各一架。
    
    蔡廷鍇司令部報告,截至1932年9月,收到海外華僑500萬捐款,菲華獨占80萬美元。中國駐菲總領事1933年6月報告,1931年到1932年26個月中,菲律賓華僑賑濟水災災民,支持十九路軍防衛(wèi)上海,支持東北和熱河的抗日義勇軍,共捐輸200萬美元。
    
    廈門華僑日報1933年5月1日高度評價菲華捐獻:“菲律賓華僑約9萬人,占海外華僑八十分之一,但對國事捐輸最為踴躍,如十九路軍在滬抗日的一個月之內(nèi),菲華僑匯回國幣80余萬元,竟占全部華僑捐款的八分之一!
    
    二、“七七”抗戰(zhàn)爆發(fā)后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血戰(zhàn)到底”的標語很快遍布菲律賓華僑社會。在祖國實行全面抗戰(zhàn)的新形勢下,菲律賓華僑于“七七事變”的第4天在馬尼拉成立了“菲律賓華僑抗敵后援會”(簡稱“抗敵會”),推薦李清泉為主席,開展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運動。
    
    隨即,李清泉以菲律賓抗敵會的名義和印尼僑領莊西言共同向陳嘉庚先生提出倡議,并在翌年10月1日,南洋各地45個組織的代表164人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推舉陳嘉庚先生為主席,莊西言、李清泉先生為副主席。
    
    菲抗敵會組織的救國常月捐運動,是歷次募捐活動中捐款最大的一次。菲華社會還采取多種多樣的募捐方式,如紀念日捐、航空捐、醫(yī)藥捐、義賣捐、寒衣捐、娛樂捐、小販捐、迎神拜香捐、婚喪喜慶捐等。值得一提是,菲婦女界組織了更為形式多樣的募捐活動,并連續(xù)四年組織開展“七七”獻金運動,發(fā)動了數(shù)萬名華僑婦女愛國獻金。
    
    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從1939年至1941年期間,菲律賓華僑僅匯繳祖國常月捐一項就達70萬比索,平均每人每月5比索?箲(zhàn)前3年,菲華共匯繳祖國各種捐款1100余萬比索,在東南亞各國華僑捐款中成績較為顯著。
    
    菲華僑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同時,許多華僑青年踴躍回國參戰(zhàn)。1938年1月,“菲律賓華僑救國義勇隊”后更名為“菲律賓華僑回國隨軍服務團”,由沈爾七任團長,回國后加入了新四軍。至當年底,先后有四批計120多名華僑青年回國參戰(zhàn)。1939年5月,由23人組成的“菲律賓華僑各勞工團體聯(lián)合會回國慰問團”,沖破層層阻礙,回到祖國前線慰勞新四軍軍部及各抗日部隊。在此期間,20多名華僑技工參加了“南洋技工回國服務團”,自費回國參加抗戰(zhàn)。另外,還有不少華僑青年回國到中央軍校學習,有的直接到國民黨軍隊參戰(zhàn),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
    
    在回國參戰(zhàn)的華僑中,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如多次回國參戰(zhàn)的沈爾七,就曾被新四軍第二支隊授予“模范軍人”稱號。1941年,他在廣東的一次戰(zhàn)斗中光榮獻身。據(jù)統(tǒng)計,僅1938年下半年的廣東一役,就有80名菲律賓華僑志愿軍參戰(zhàn),其中78人獻出寶貴生命。
    
    三、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
    
    1942年菲島淪陷于日寇鐵蹄下,華僑抗日的愛國救亡運動轉入地下,他們與菲律賓人民并肩作戰(zhàn),繼續(xù)開展對日占領軍的武力斗爭。
    
    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市淪陷。1月8日菲律賓42名愛國僑領被扣押,4月中旬,楊總領事及28名僑領被判處20年徒刑,9名被判死刑。5月美菲聯(lián)軍向日軍投降。之后,日軍曾幾次大批屠殺菲律賓人和華僑。
    
    1941年12月10日,“菲律賓華僑抗日護僑委員會”發(fā)表宣言,號召僑胞同美菲聯(lián)軍及當?shù)卣黄,抗擊日本侵略者?br>    
    為了有組織地同敵人開展斗爭,菲律賓華僑先后建立了一些抗日組織。1941年3月,僑領許敬誠(又名許立)派林季良、林輝燦等人,在馬尼拉市組織了“抗日反奸大同盟”,并在各地成立分盟;1942年3月29日成立了“菲律賓人民抗日軍”;同年5月19日又成立了“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此外,華僑地下抗日團體還有抗日鋤奸義勇軍、戰(zhàn)時血干團、戰(zhàn)時青年特別工作總隊、抗日鋤奸迫擊團等。
    
    這些地下抗日組織秘密收聽延安、莫斯科、重慶及盟國電臺新聞,經(jīng)記錄整理后油印成小報出版,然后分發(fā)給華僑社團,進行抗日宣傳。當時出版的報刊有《華僑導報》、《僑商公報》、《掃蕩報》、《導火線》、《前鋒》、《大漢魂》等。
    
    1944年,抗日反奸大同盟和華支馬尼拉中隊等地下組織,印發(fā)了《為了反奴役告僑胞書》,號召僑胞拒絕為敵人服勞役,并組織刺殺了偽華僑協(xié)會的頭面人物等漢奸。同時,由最初52人組成的華僑抗日游擊隊到1945年也發(fā)展至5個大隊共700多人。他們先后參加大小戰(zhàn)斗260多次,殲敵20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軍用物資。
    
    華僑為菲律賓抗戰(zhàn)立下的不朽功勛,得到了菲律賓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以及菲律賓歷屆政府的肯定和贊揚。
    
    (來源:廈門僑聲。鷺風報記者青云綜合龔陶怡編寫的菲律賓華僑抗日斗爭紀實書籍及菲律賓《華僑商報》登載的《憶菲律賓華僑抗日救亡運動》等文章而成。)
    

 

 
·中國僑聯(lián)召開七屆三次常委會議部署工作 (8-29)
·助力海南建設 海南省華商聯(lián)誼會成立 (8-29)
·高歌頌揚紅土地 江西省舉辦僑聲歌詠大賽 (8-29)
·福建省僑聯(lián)舉行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專題講座 (8-29)
·濟南市僑聯(lián)與香港僑友社結為友好社團 (8-29)
更多...
 
·時至今日 
·來去都是回家路 
·投奔新四軍 
·閃亮的日子 
·遠航歸來 
更多...
 
·積石山縣“僑心衛(wèi)生院”、“僑居工程”落成
·海外華僑華人紀念鄧小平百周年誕辰
·2004年海外科技人才與中國企業(yè)合作交流會
·第七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
·全國華僑農(nóng)場改革與發(fā)展經(jīng)驗交流會
更多...
欄目信箱:qw@chinaqw.com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