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面對幾千萬海外同胞,中國僑務工作在拓展華文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進展,出現(xiàn)了新局面。 中國僑務部門大力開展海外華文教育,努力弘揚中華文化。在胡錦濤等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委、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xié)涉僑部門、致公黨、中國僑聯(lián)等15個單位組建了“國家海外華文教育工作聯(lián)席會議”,注冊成立了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國務院僑辦還設立了從事華文教育的專門工作機構。這些舉措為海外華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為促進海外華文教育的開展,中國僑務部門積極完善教材體系建設,加強師資培訓和外派教師工作,免費向海外各類華校提供了大量的各類中文教材和課外讀物,組派了多個專家團(組)赴東南亞和歐美地區(qū)巡回培訓華文教師。 各級僑務部門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華裔青少年夏(冬)令營活動,參加者踴躍。這些活動大大增進了華裔青少年對祖(籍)國的感情。 中國國務院僑辦及有關部門去年會同部分省市僑辦舉辦的“中國尋根之旅”大型主題夏令營,共有來自五大洲37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qū)的4000余名華裔青少年參加,規(guī)模為歷年之最。 中國國務院僑辦下屬的院校也充分發(fā)揮華文教育基地的作用。去年暨南大學對外招生3800多人,華僑大學對外招生896人。這是兩校歷史上對外招生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目前兩校在讀的海外及港澳臺學生達11300多人。
|
本報訊:日前,香港大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誠委托其子張浩宏向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用于支持該基金會“海外華文師資培訓計劃”。據(jù)了解,這也是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自成立以后收到的首批捐款之一。 張浩宏表示,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市場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國,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學習中文。但是能夠到中國內地來學習中文的人畢竟只是少數(shù),很多海外的華裔子弟,出于經(jīng)濟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到國內來求學,他表示,希望這筆捐款能夠在這些方面幫助他們。 張浩宏談到自己對華文教育事業(yè)的建議時表示,培養(yǎng)一個學漢語的學生,相當于培育出一枚果實,而培養(yǎng)出一位華文教師,則相當于種下一棵果樹,每培養(yǎng)出一名華文教師,就可以帶動數(shù)十位學童,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帶動成百上千的人學習中文。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加大華文教育師資的培養(yǎng)無疑是推廣中文的有效捷徑。 基金會獲得的第一批捐助資金將主要用于華文師資的培養(yǎng)。張浩宏同時表示,將會關注基金會下一步的發(fā)展,如果基金會有其他合適的計劃他們還會繼續(xù)捐贈。同時,他們將把基金會的計劃介紹給更多人,讓大家都投入到開展海外華文教育這項有意義的事業(yè)中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