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在兩岸三地間往返之際,因陪丈夫順道探望親人家族,總會在美國西雅圖地區(qū)小住幾天。但對這里的中國城始終印象模糊。遷居于此后,又因無須去中國城買菜或吃中國飯,也極少開車越湖造訪。 其實,西雅圖的中國城是頗具特色的。僅由它的英文名看來就已顯示不同一般:China Town-International District。一接近中國城地帶,就可以看到燈柱上盤著彩塑的龍標志。但“龍”的盤踞間,有不同族裔營業(yè)共處──日裔、韓裔、越裔和菲律賓裔。不過對于我,這座中國城最大的特色是,其中有因一個中國人的偉愿宏觀而創(chuàng)建的博物館,那就是陸榮昌亞裔博物館。 有一次奉朋友之意去特指花店買花籃,問清地址后,我找到中國城那家花店。等我在花店中安排好花籃之事后,出來時天空正下著傾盆陣雨。我在隔鄰建筑入口空地避雨閑眺之際,瞥見墻上玻璃框欄中貼著布告:“Beyond Talk Redrawing Race”,那是一則藝術展的標題。這項展覽就在布告墻的建筑內(nèi),而這座建筑就是陸榮昌博物館。 展覽雖大多屬于裝置藝術,也有不少是繪畫作品。展覽場地上廣大的屋頂空間,懸著三件中國民俗文物──一艘龍舟和兩條慶祝年俗的舞龍。文物“天空”下,隔間曲折中的藝術作品,出自不同族裔心靈,包括非洲裔。于此意會到展題含意中的Race已不限于亞裔了。族裔背景盡管不同,但求生存過程中遭受歧視和迫害的苦難經(jīng)歷是一樣的。不過展覽所展現(xiàn)提示的是:苦難不是回顧過去,而是勇敢前瞻,并錘煉出生命宏觀。 繪畫之一的寫照中,一對華裔夫妻在全球反伊戰(zhàn)的洪濤闊浪里,參與示威行列。臉上顯示的凝重悲情,何異任何國度的示威人群?此心同,族裔間“異”在何處?另一繪作所顯示,是身世中帶著奴隸憾恨的非裔,從紐約鐵柵窗畔沉重哀戚地觀望世貿(mào)大樓被毀后的廢墟,全心悲憫都付于受難者及其家族。 不必回顧殖民時代的民族苦難了。苦難,何曾只限于某一族裔?猶太人在納粹歐陸有集中營的死難,日本人在民主美國有過集中營的屈辱。展覽中最大的一項裝置藝術,顯示了當年日裔無辜被遣集中營的歷史瘡痍。這“瘡痍”裝置的背后,更有1886年西雅圖中國城的歷史痛楚──在一片反華歧視聲浪中,華裔被迫遣出境。 而歷史之外,人類不必重蹈覆轍,當務之急是重構人類生命的整體宏觀。天地間一切“存在”都必須相互資依而成立。一切生命都相濟于罔罔宇宙的地球舟。生態(tài)學、氣象觀察都在間接促使整體思維模式!皵场薄拔摇毙膽B(tài)所成的分割析離疑懼,是心靈的愚執(zhí)無明和障礙。 陸榮昌就是一個高瞻闊視打破執(zhí)障的人。他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攻讀法律后,執(zhí)律師業(yè),旋被任命政府職掌民權參事處,隨后民選為第一個西北區(qū)華裔市議員,可惜1965年死于機難。但他為華裔參政,開了偉步,30多年后的駱家輝成為華裔州長。 (來源:美國世界新聞網(wǎng) 作者:程明琤寄自美國西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