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初次到美國,自然而然就會先去唐人街逛逛。舊金山市的唐人街與我想象中的模樣極為相似,除了那有些陡峭的街道外,幾乎就是一個老廣州的縮影。櫛次鱗比的樓宇店鋪,到處懸掛著五花八門的中文招牌,再襯上那些在街上行走的、店鋪里買東西的、飯店和快餐店吃飯的多是講粵語的同胞,給人的印象仿佛身處中國,親切感和信任感油然而生。人們常提及的“鄉(xiāng)愁”二字,對舊金山市的唐人街望而卻步。 唐人街的店鋪里陳列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中國貨,從吃的到用的穿的應有盡有,國內(nèi)有的這里都有,國內(nèi)沒有的這里也有,猶如造物主把一整座城市從中國搬到了美國。中國人戀鄉(xiāng)了,到唐人街的茶樓來聚聚老友,順手牽羊買些物美價廉的魚肉瓜菜回去與家人分享。美國人和西方游客想見識見識中國的風土人情了,可以不花一分錢機票錢,就能到“中國”一游。除了花少錢就能吃香喝辣之外,還可花下雙方都滿意的銀子,滿載而歸回去給親朋好友分發(fā)禮品。 剛認識親戚的一個在白宮任攝影師的美國朋友,每次來舊金山市,必逛唐人街,都板街的珠寶店女老板已成熟人。每次不帶走幾百美元的首飾,似乎就白來了一趟舊金山市。唐人街給這個舉世矚目的城市帶來了經(jīng)濟上的可觀喜悅,不難理解連舊金山市的市長也不得不對唐人街刮目相看了。 現(xiàn)在唐人街已經(jīng)擴大到了金門公園兩側的列治文區(qū)和日落區(qū),華人也增加到16萬多人,占了整個舊金山市人口的五分之一。 華人在美國的百年滄桑,是一本血淚史。我深知華人吃苦耐勞的傳統(tǒng),但更驚嘆我的同胞們那種落地生根的韌勁。思索之余,我深切地感受到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她的那種偉大的包容性,特別是后開發(fā)的西海岸的加州,更是融合全世界各個人種各個民族,匯成了一種新的文化。 走在街上,迎面遇到的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亞裔、非裔、黑人,大家都會友善地道一聲“HI”,喜歡一首歌叫做《陽光加州》,我祝福加州,更祝福舊金山市,愿我將要為之付出艱辛和汗水的這塊土地更加繁榮昌盛。(來源:美國《星島日報》,作者:李順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