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您的位置:首頁>>中國僑界


歸僑的故事:溪河流水(圖)

2005年1月19日

口述/高趣英 撰文/林小宇

gxjx.jpg

高趣英老人對往事有著清晰的記憶

    
我的家聽得見中國雞鳴

    
    我家住在越南老街省的老街市。打開我家北面的窗戶,隔河就可以看到中國,天亮時候,對岸公雞的啼叫,這里都可以清楚地聽見。
    
    我家房子后面有一條河,因河水渾濁泛紅,故稱紅河。紅河的南岸是越南,北岸是中國。在紅河的右側還有一條河,叫南溪河,它也像紅河一樣,北面是中國,南面是越南。不同的是,紅河水又深又急,而南溪河水清且淺,兩國邊民來往時常常是赤腳淌過南溪河。南溪河在老街市北面的不遠處與紅河匯合,垂直向南流入越南。
    
    老街的當?shù)厝丝傆小鞍雮中國人”的感覺,他們無論做小買賣,還是走街串巷,少不了要到中國去。在與美國人的戰(zhàn)爭中,這里更是與中國密切來往,那時,我們看到整天都有從中國來的火車,載著滿滿貨物不斷地經(jīng)過南溪河上的大橋運進越南,而回去的火車卻是空空蕩蕩的,大家都覺得有中國作后方心里踏實的多。
    
    1977年,人們開始用另外的語言議論中國,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我們這些僑居在越南的中國人,到了1978年,我丈夫的朋友就直截了當?shù)貙ξ覀冋f:“你們還是回國去吧,遲早你們是要回去的!蔽也焕斫鉃槭裁丛侥弦覀冸x開這里,我祖輩四代安分守己地在這里生活,我們省吃儉用買了一間茅草房,我們在自己的院子里種菜養(yǎng)豬,我們是勤勤懇懇的老實人……
    
    后來我才知道,自1977年初,越南方面就在與中國毗連的省份推行“凈化”邊境地區(qū)的方針,把很早以前從中國遷居越南的邊民成批驅趕回中國境內。同年10月,越南開始在越南西北地區(qū)的黃連山、菜州、山羅等省驅趕華僑,以后又逐步擴展到大批驅趕越南北方各地的華僑。
    
    那時,盛傳有的地方將不愿回國的華僑集中到荒無人煙的山區(qū)里去種田,很多華僑因此全家都餓死或病死在那里,那些壞消息使得我丈夫按捺不住急躁的心情,他常常看到一列列擠滿華僑的火車從越南駛向中國而不知如何是好,終于有一天,丈夫向我提出回國的事,我哭了。在老街,有時我一天可以去中國幾趟,但現(xiàn)在這樣回國,就是要我們全家徹底地離開這里,放棄我們的工作,拋棄我們的家園,成為拖家?guī)Э诘碾y民,每天靠救濟生活。
    
    其實要回國也不容易。正規(guī)的回國途徑是要從橫跨南溪河上的大橋上經(jīng)過,那里有越南的檢查站,通過檢查站需要一紙證明,而要得到這“證明”得辦很多煩雜的手續(xù),最關鍵的是要申報財產(chǎn),如果提出帶財產(chǎn)回國,無疑這張“證明”是得不到的;直接淌水過河也是另一條回國的路,但很有可能會被在岸邊巡邏的越南公安抓走關監(jiān),并且沒收隨身的物品。兩種回國的路相比,我們還是選擇了淌水過河,畢竟我家就在岸上住,熟悉水流,也認識一些在河邊的越南公安。

    
一家人淌過南溪河

    
    1978年4月21日,我丈夫第一批回國,他背著一百多斤的藥材,趁著巡邏的越南公安休息的時候,淌水過河。
    
    1978年4月25日,我的大兒子第二批回國。按照越南公安的說法,對岸過來的人只要在河里,就不算到越南,我丈夫因此就站在離我伸手可及的河里,從我的手里接過兒子。
    
    1978年4月27日,我將我的母親和兩個女兒也送過了河,因為我母親是小腳女人,我丈夫只能背著她過河,我家的幾包衣服和一缸腌豬肉也是這次送到了中國的。
    
    送走母親女兒后,在回家的路上,鄰居急忙跑來告訴我,我家已被越南公安貼了封條,屋前屋后有幾個穿著黃衣服的人在等著抓我,見此狀,我只好隱藏在朋友家。要是在以前,一聽說越南公安要來抓人,我肯定會十分害怕,但現(xiàn)在,我一點都沒有恐懼,反而有一種輕松和超脫的感覺,因為所有的家人都已安全回到了祖國,我一個人再沒有什么牽掛和擔憂的。附近的鄰居和朋友知道我要回中國,都悄悄地來看我,有的送大公雞,有的送糯米,還有的送甘蔗,從他們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們是舍不得我們離開,其實我更不愿離開這里。
    
    1978年5月1日,這天天氣又悶又熱,正午12點,守候在河邊的越南公安都到樹蔭下休息,此時,我打扮成越南婦女的模樣,頭上還戴著一頂越南的斗笠,騎著自行車一陣風地沖向南溪河。
    
    我這輩子不知淌過多少次南溪河,但這次淌水過河卻是最艱難的。南溪河最深處不過是淹過腹部,但我是扛著自行車過河,車上還載著100多斤的公雞、糯米、粽子、甘蔗等食品,為保險起見,我在下河前,就把鞋子脫在了岸上,但所負的重量太大,我的腳在河里一直在打滑,我只能咬牙用力挺著,不讓自己倒下。
    
    上岸后,我遇到在河邊坐著的兩個年青人,這兩人告訴我,他們是從河內來的,已是身無分文,他們想再回到河內,接他們的親人回國。其實,我也近乎于“身無分文”,身上只有8元人民幣,看著兩個年青人悲傷的樣子,我只好把僅有的8元錢給了他們,還給他們指去河內的路。
    
    中國的河口驟然成為了世界矚目的難民營,越南難民一天天的增多,被驅趕的難僑很多是老弱病殘者,他們拖兒帶女,顛沛流離,凄慘萬狀,目不忍睹。盡管中國政府開放河口的所有旅社和招待所,但也無法應對日漸增多的難民,有的難民只能棲居在屋檐下。
    
    聚集在中越邊境的中國難民很快就疏散到中國的各個省,我們全家被分配到福建省的雙第華僑農(nóng)場,在離開河口的那天,我又來到南溪河邊,看看河里的溪流,看看對岸原本是家的地方,一種惆悵油然而生。
    
    在我們離開越南后的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國被迫對越進行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解放軍的坦克越過紅河與南溪河,攻入越南老街省。

    
重回老街

    
    20年后,我和丈夫又回到這里。天剛朦朦亮,在河口的公路橋上,越南老街一方已排起了長龍,擠滿了等著過關做生意的小販;而中國這一方,卻沒人。邊界的關口一開閘,越南人蜂擁而至,有的拉車,有的挑擔,更多的則推著自行車。由于過來的人實在太多,人龍排得長長的。這里再也看不見擁堵的難民,聽不見隆隆的炮聲,放眼望去這里都是忙碌的商人和遠道而來的游客,那動亂的年代和戰(zhàn)爭的痕跡也蕩然無存,人們仿佛已忘記了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
    
    在越南老街住了2天,我們從中國帶去了很多東西,分給越南的每個人親朋好友,了卻埋藏在我心里的一種愿望。再次離開老街時,我又深情地看了看大橋下的南溪河,它還是那樣的寧靜、那樣的美麗。
    
    誰又能知道,這條河以后還有什么故事?
    
    (來源:福建僑報。高趣英,女,越南歸僑,現(xiàn)年65歲,退休前任職于福建雙第華僑農(nóng)場。)
    
    


相關文章
  · 歸僑的故事:我愛北京天安門(圖)
  · 歸僑的故事:大山有風天上來
  · 歸僑的故事:又憶泉上當年
  · 歸僑的故事:回到祖國好讀書

 

 
·北京石景山社區(qū)舉辦僑法宣傳活動 (5-18)
·馬來西亞華商訪連云港 (5-18)
·香港泉州同鄉(xiāng)總會商務考察團蒞漳考察 (5-18)
·香港商人陳成秀獲任廈門總商會新會長 (5-18)
·美國西邊僑聯(lián)會捐建馬尾亭江“豪華敬老院” (5-18)
更多...
 
·歸僑的故事:“掉”進動物王國 
·歸僑的故事:第一次回國 
·歸僑的故事:千里迢迢團圓路 
·歸僑的故事:燈籠掛在大門外 
·歸僑的故事:那時的天空很美麗 
更多...
 
·積石山縣“僑心衛(wèi)生院”、“僑居工程”落成
·海外華僑華人紀念鄧小平百周年誕辰
·2004年海外科技人才與中國企業(yè)合作交流會
·第七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
·全國華僑農(nóng)場改革與發(fā)展經(jīng)驗交流會
更多...
欄目信箱:qw@chinaqw.com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