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城隍滬上盡展“絲路”風情
華聲報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比缃襁@些讓人魂牽夢縈的西域風情真真切切地展現(xiàn)在了申城市民面前。據(jù)中新社報道,作為上海旅游節(jié)的主打活動之一,經(jīng)過精心策劃的歷史文化旅游項目——“絲綢之路風情展演”活動已在百年城隍及豫園旅游區(qū)內(nèi)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次的展演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為題材,在結(jié)合了中國歷史文化、西域文化和中西亞文化風貌的基礎(chǔ)上,向申城市民和中外游客呈現(xiàn)出了昔日“絲路”的繁榮盛況。 歷史風情民族特色 通過了“馬踏飛燕”銅奔馬、婉約靈動壁畫“飛天女”以及仿真莫高窟“九層樓”所構(gòu)成的門廊,一條讓人眼花繚亂的繽紛街市上,七座民族風格迥異的商鋪熱熱鬧鬧地濟濟一街。 紅磚黛瓦下的長安絲綢、敦煌藝術(shù)、唐三彩精品三店鋪都極富中原特色,店門前高掛著象征生意興隆的吉祥紅燈籠,讓人感受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再看看一旁叫作印度小廚的店鋪,外型則是一頭龐大的象的造型。在宗教中,它被印度人看作是帶來吉祥好運的神使。而到了巴基斯坦工藝的店鋪里面轉(zhuǎn)轉(zhuǎn),就著實讓人感覺目眩神迷,精雕細做的器皿和鮮麗多彩的服飾讓人們充分領(lǐng)略到了巴基斯坦人的精巧手藝。 歌舞升平盡現(xiàn)魅力 在購物長廊下,以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建州50周年主題圖片為背景的展示,為整個表演區(qū)域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舞臺上,新疆舞蹈和冬不拉樂器表演、敦煌的飛天舞、印度歌舞等讓整個城隍廟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絲綢之路”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shù)。這些表演除了定時在各舞臺上呈現(xiàn)給觀眾之外,更是在每天正點以巡街的方式出現(xiàn),讓游客們親身體驗了一把“絲路嘉年華”的極致魅力。 吸引游客各出奇招 在街市上,游客們隨意地流連于自己心儀的鋪位。在“中國蠶絲”的鋪位旁早已聚集了不少對蠶寶寶興趣濃厚的小朋友們,從蠶繭到蠶絲的制作過程讓人一目了然。邊上,在印度廚師嫻熟地轉(zhuǎn)、拋、甩下,一張誘人的色味俱全的飛餅則像藝術(shù)品一般誕生,視覺享受外還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欲。而在商鋪旁的葡萄藤下,新疆演員敲起手鼓,彈起冬不拉,把自己的祝福唱送給了游客的同時也順便推銷了一把他們家的玉銅器和可口水果,精湛的表演博得在場中外游客的掌聲連連。
|
|
|